Thursday, 29 March 2012

陳艾薇: 我看『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





反对政府操控媒体


公民媒体网页『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在2011年7月9日上传了第一张照片。就此推断的话,该网页应该是于当天创建。关于该网页创立的原因,其中一种说法是当时正值709净选盟热潮,由于《中国报》在Bersih 2.0 集会的报导中写了 “说好的和平呢?” 作为标题,引起大众的不满。因为这个标题,人民都认为《中国报》隐喻人民的和平集会是错误的,偏帮执政党,欺骗人民。『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网页表示人民需要的是一个公正、公平以及报导事实的媒体,并认为《星洲日报》和《中国报》已经变成政府的喉舌,偏帮政府。


另外,『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网页成立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反对政府操控媒体。除此之外,他们也希望能够为新闻事件提供全方位报导、揭开新闻内幕及报导一些主流媒体没报导的新闻。


恶搞照片反讽政治人物


『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最大的特色就是网页上所上传的照片。该网页中的许多照片都是经过电脑修图加工,编辑上许多带有讽刺性的字眼,批评各执政党、将原本的照片移花接木,恶搞政治人物等,充满创意,令人看了忍俊不禁。例如,讽刺肯德基速食店的照片和将稀土带来的副作用的照片与首相放在一起,当作首相的回应。
另外,『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网页的支持者不仅仅是一味得批评马来西亚的政府,他们也常常呼吁大众必须关怀社会、关爱地球。例如,有的公民记者报导了关于身边的人遭到抢劫的新闻,间接呼吁人民关注本题治安。此外,也有网民上传有关全球暖化的讯息,呼吁民众在3月31日晚上关灯一小时,为保护地球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公民媒体 Vs. 民主社会

过去这几年来,许多媒体已经渐渐忘了自己身为媒体所要扮演的角色。因为和政治与商业集团之间有挂钩,传统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往往顾左右而言他。比如说,马来西亚共有6大报,分别是《星洲日报》、《中国报》、《东方日报》、《南洋商报》、《光明日报》和《光华日报》。其中《星洲日报》、《中国报》、《南洋商报》和《光明日报》为世华媒体旗下的报纸。因为报业的集团化,4大报垄断华文报市场造成一言堂现象,它们都成为了执政党或商业集团的喉舌,所谓不利于“幕后老板”的新闻统统被掩盖,导致人民所看到的说辞只有一个面向。

而公民媒体的出现为的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让公民记者得以报导不同视角的新闻,或是揭发一般传统媒体不敢报导的内幕。例如,在『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的网页中有一则关于某个网民在我国首相拿督斯里那吉的面子书网页中的留言被删除的新闻,暗讽首相都只挑选容易回答的问题回答。另外,当苏邦某个地点发生火灾时,身历其境的公民记者在场目睹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在传统媒体赶到事发现场时率先将新闻上传至『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网页。

当传统媒体与政治和商业扯上关系后,成为政商的代言人,即阻断了其他声音的出现,也让各方失去了讨论交流的机会。报纸本应该秉持着公正客观的精神来报导新闻,但是一旦与政治或商业扯上关系,报纸在报导新闻时难免受到压力。举例来说,如果报纸背后还背负着执政党的压力,那么有关该执政党的负面新闻就会被过滤,拒于门外。原本应该帮助人民建立民主社会的报纸竟做出如此不民主的事,何等讽刺。

然而,公民媒体则强调互动、参与和开放性。公民媒体网页提供了平台让民众除了当公民记者之外还可以对新闻发表个人意见,相互交流,听听各方意见。例如,『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让所有该网页的支持者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新闻的可靠程度及相互交流心得。而,一般传统媒体则没有给读者互相交流的机会。

此外,公民媒体网页与传统媒体网页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公民媒体网页让读者除了阅读新闻以外也能够尝试当一名记者,以公民记者的身份报导身边所发生的事。例如,在『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网页中,有一位公民记者报导了身边亲友遭到打劫的新闻及一则火灾新闻。这些都是一般传统媒体所没有报道的新闻。


避免人身攻击

『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公民媒体网页中的报导多数取自其他网页,像是『Facebook最前线』和『忠政快讯』,或者是其他网页前来分享,反而由公民记者报道的新闻则占少数。建议它能够多多鼓励网民积极地扮演公民记者的角色,参与新闻报导、分享他们身边所发生的事。就像『Facebook最前线』,该网页的支持者热衷于扮演一个公民记者的角色,常常将他们身边所发生的事写成新闻,上传到网页上,与大家分享。


另外,在『反《星洲日报》,《中国报》 和TV3』的网页中最具特色的大概就是经过网民加工的照片了。但是,该网页中的照片大多都是以人身攻击为核心。例如,某张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的照片。那是一张报纸的照片,报纸中的标题是这样的“魏家祥:我不是诸葛亮”,可是网民却用电脑修图,把“我是卖华走狗”加在标题下。此外,他们还将一张土著权威组织主席依布拉欣阿里的照片改成遗照。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加上现在人人都有权利发表言论、提出个人看法,但是这些属于人身攻击的举动实在是太不尊敬人了。


结论

近几年来,媒体集团化的趋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各大报纸在新闻报道方面均无法保持中立,因为他们所必须承受的各种压力导致报纸的新闻都大同小异,这就是所谓的“一言堂”现象,使读者无法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新闻事件。当所有报纸都灌输同一种思维模式时,读者则很容易成为只懂得单向思考的生物。此外,经过集团化的媒体过滤特定新闻的举动也确实扼杀了读者的知情权。


终于,读者在不甘心被瞒骗的情况下成立了新闻网页,自己当起了记者、自己挖掘新闻、报导传统媒体无法报导的新闻事件。公民新闻网页确实提供了平台让读者的角色不再只是读者,他们现在也能当个记者、能拍照写报导。在某些事件中身历其境的公民记者的报道往往比真正的记者还要来得详细,也能够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看新闻。另外,公民媒体网页使社会大众能够在网上相互交流,间接促进民主化社会。


9 comments:

  1. 不错
    网页介绍得很详细
    例子也很充足
    继续加油

    志荣

    ReplyDelete
  2. 内容方面不错哦~

    公民媒体 Vs. 民主社会那边,建议引用一些网民的评论,那对叙述会更加清楚。


    慧颖

    ReplyDelete
    Replies
    1. 谢谢你的建议^^

      aiwei

      Delete
  3. 你在"恶搞照片反讽政治人物"把恶搞政治人物和关怀社会的东西放在一块儿,让我觉得差异有点大哦~建议另设标题~
    我喜欢你的评论部分,字字刺中要害~讲述着大马华文报业的现象又把公民媒体的崛起串在一起做个总结.

    丽娜

    ReplyDelete
    Replies
    1. 谢谢^^
      我怕太多标题会让文章看起来很零零落落,因为我的段落不长~~
      谢谢你的建议。

      aiwei

      Delete
  4. 不错,我没有想到“一言堂”也是促使公民媒体的因素

    都不错的,加油

    不要这么大压力,虽然我也是。

    ReplyDelete
  5. 我蛮喜欢你的结论那个部分!哈哈。
    整体上很不错~ 加油啦~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