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8 March 2012

李慧穎:我看《凡是兩極話》






《凡事两极话》是八度空间旗下自制的华语时事清谈节目,于2010年6月6日中午12时首播。目前已播出三季,从2012年开始于每个周六中午12点播出,由廖丽莉主持。每周六会针对一项民生时事课题,以轻松有趣、幽默生动的方式进行讨论,让观众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热门时事,以鼓励观众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每集将邀请两位至三位嘉宾上节目畅谈剖析。节目也进行了民意调查反映民众心声,借由 “民声” 揭开现今社会的各种现象。


鼓励华人参政


《凡事两极话》扮演了推动华人参政议政,打个比方,于2月18日蔡细历和林冠英的王对王辩论会场上,“拖车姐” 黄糩璊的失言,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便造成网民在社交网站上狂骂和辱骂。“拖车姐” 这号人物及她短短的发言已被政治化,造成人们茶余饭后的焦点。此外,许多恶搞短片也在面子书上大量流传。


议论此风波的当儿,当个人意见不同于多数网民的意见时,犹如犯了滔天大罪,而遭到其他网民的言语攻击。社交网站和网络媒体的便利使本地华人可自由地对时事发表个人评论,“拖车姐” 黄糩璊也因此成为被辱骂的对象。于2012年3月四日播出的《凡事两极话》中邀请了火箭 “超人” 丘光耀、马华前妇女组主席周美芬及社交网大人陈伟智,一同讨论社交网站上对 “拖车姐” 的言论。节目中透过报导政治新闻,让华人多接触及获得有关方面的信息,以鼓励华人参加议政。


传承民族文化


《凡事两极话》扮演了传承民族文化的角色。举例来说,于2011年11月9日所讨论的课题:“中文强大造就方言凋零”。节目中透过民意调查显示,有些小学生知道自己的籍贯,却不会说其籍贯的方言。有些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籍贯,而多数家长只和他们的孩子说华语。如今,多数华人家庭的常用语言多数是华文和英文,或是掺杂方言又不规范的中文,导致方言渐渐失传。嘉宾们谈到80年代推行的 “多讲华语,少说方言” 运动,如果讲方言就会受到惩罚,广播媒体也被禁播方言,所以影响下一代不会说方言的情况。嘉宾们认为方言也是沟通语,中文受影响是无可厚非的。此外方言帮助还原历史,解读历史必要工具。到节目的最后,播出由民众以广东话、福建话、潮州话、客家话、福州话所唱的童谣。这个单元鼓励人们学讲方言,因为方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建构身份的认同。


解释与规定


2011年3月6日所讨论的课题是:养儿防不了老?随着工业时代取代农业时代,经济和家庭结构变化,许多父母本身经济比较独立,所以晚年生活多有规划。近十年来,年轻人给予父母的家用越来越少。节目中探讨了孝道是否会在华人的伦理价值观中逐渐薄弱。嘉宾是80岁的资深播音人黄兼博提出,现在经济与知识水平提高,多数父母都有工作,晚年也有养老金,所以无需养儿防老,但孩子必须保持他们对父母的孝道。而尽孝道不一定是建立在物质与金钱上,更重要的是关心与关怀。八度空间主播陈嘉荣的父母比较开明,不希望他因为要养老造成负担,也没要求他养家养老。他每天都会打一通电话回家与父母聊天,也认为父母晚年应享清福,少为孩子担心。节目结束前,主持人说到,给予父母金钱与物质享受并不是孝心的全部。若没有经济能力,就让父母体验到你的孝心,关键是那颗真心是否付诸于行动。这符合了赖特的 “解释与规定”,除了告知,也包括解释,提示人民除了给予父母金钱与物质享受,应多关心父母,以示孝心。


此节目还有另一个单元,叫作《凡事知多点》,是在节目结束后播出的。打个比方,主持人与内科心脏病专家顾问曾进行访谈,谈论有关心脏病越来越年轻化的现象。心脏病专家顾问向观众指出患病原因、男性和女性患病的机率、公众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患心脏病的风险、马来西亚的风险计算公式及预防方法。另外,也邀请了自然生育医师讲述现今夫妻不孕的现象,以及受孕的条件。此外,医师也教导观众自然疗法和呼吸法及穴位按摩方法。


提供服务休闲信息


《凡事两极话》也提供了服务休闲信息,除了谈论时事、文化和道德伦理,也聊了两性话题。例如,于2011年4月24日以 “年龄不是爱情问题” 为主题,邀请了两位与另一半的年龄相差7年和10年的嘉宾分享与讨论。文字工作者李红莲说到忘年恋最重要的不是旁人的眼光,而是两人如何磨合年龄之间的差距。家人方面不在意对方年龄,而是对方的人品。诗人吕育陶为了与年轻自己10岁的妻子相处与沟通,他调整了自己的想法和心态。他们也因从事相工作领域,也有兴趣相同,所以相处的很愉快。他的未来岳母也不介意他的年龄,而是他的经济能力和人品。另外,节目中也谈到老少配的生育问题。嘉宾们谈到父亲年纪长,规划孩子教育方面经济压力不少,和孩子的玩乐与相处方面也与其他较年轻的爸爸不同。此主题为观众带出在爱情中,年龄不是问题的信息,两人过得幸福那才是最重要的。


个人看法:引导人们客观看待世界,延长节目时间


我认为《凡事两极话》的节目流程:由嘉宾们发表他们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可引导人们客观地看待一件事。所谓 “凡事都有两面”,每周讨论的话题也提供一个平台让观众可从多个角度分析同一件事情,而不是主观与片面地看待一件事。


我认为节目的时间应延长至一小时,因为短短地半小时不足够主持人与嘉宾深入讨论话题。这情况将使观众觉得话题还未谈到重点就结束了。此外,2012年第三季开始,从原本两位嘉宾已增至三位,因时间不足导致每位嘉宾的谈话时间不一致。节目也从预录改成现场录制,当嘉宾们辩论得稍微激烈时,场面有些失控。


结论:充分发挥海外媒体功能与大众传播功能


《凡事两极话》充分发挥了海外华文媒体功能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其中包括推动华人参政议政、提供服务休闲信息、传承民族文化和赖特的解释与规定功能。节目播出的同时,观众可把看法与意见透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到八度空间,然后会在频幕的下方列出。在马来西亚,以华文为媒介语的时事清谈节目屡屡遭到腰斩。《凡事两极话》目前已播出三季,希望它扮演其角色,继续为华人观众带来更多的信息。



7 comments:

  1. 《凡事两极话》是星期天中午12点播出的哦!
    谢谢。

    ReplyDelete
    Replies
    1. 不好意思弄错了。谢谢提醒啊!

      慧颖

      Delete
  2. 哎哟 不错哦

    原来《凡是两极话》是不错的节目

    你的例子运用得很好

    加油

    ReplyDelete
  3. 整体还蛮不错的...
    例子也很充足
    继续加油

    志荣

    ReplyDelete
  4. 例子都有節目的日期,不錯。 :)
    小小的建議,節目可以更詳細的介紹。
    加油啦~

    ReplyDelete
  5. 这是我之前所不知的节目呢~透过你的文案知道它的伟大意义,感觉蛮想去找来看看哦~觉得你还会用上赖特的 “解释与规定”,很不错哦!
    Lena

    ReplyDelete
  6. 你的例子运用得很好,解释也很详细。加油^^

    ai wei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