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2 July 2013

曾于菱:我看《网络特勤组 Save Our Future》


摘要

     
媒体的形式因科技而改变,人类的生活亦是如此。随着科技愈来愈发达,人人手上都有科技器材方便他们随时随地上网发布消息和获取所需资讯,再加上信息民主化赋予网友在网络上自由发言权,给予各地的网友一个交流平台,人们传情达意的硬体阻碍因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少,导致现代人的年轻人都比较倾向网络。科技化时代提供网友一个发言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谈,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至我们难免能在网上看到一些网络媒体的出现。由于传统媒体受到特定法律的牵制而不能完全地发挥社会公器的角色,导致它们不能充分地详细报导某些课题,让读者无法获知事情的实情。再者,传统媒体受到政府的操控,导致有些有损政府形象的新闻也不能刊登和禁止播出。 这种种的原因导致传统媒体公信力下降,人民渐渐地倾向网络媒体新闻。因此,网络媒体兴起。素人纷纷在网络上设立媒体专业扮演起 “公民记者” 的角色,报导社会动态。与传统媒体相较之下,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更能快速的报导最新消息。网络容量大,更能以多种形式来带出一则新闻,除了文字、图片以外还能以影片、声音来呈现资讯,同时提供版主和读者立即反馈的管道,让民众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相关消息,也能给予意见。《网络特勤组》就是其中一个网络新闻专业。

《网络特勤组 Save Our Future 》

     
《网络特勤组 Save Our Future Mission》粉丝专页于 2011 年推出,中间空了一段时间直到 2012年2月23 日才正式发出第一则关于原子能执照局批准临时执照给稀土厂的消息,之后就陆续更新关于莱纳斯、净选盟、政治和社会的新闻消息和影片。《网》除了发布原创的图片和帖子之外,间中也会分享其他报章和网络媒体专业的新闻和消息予自己专业的读者,如《中国报》、《光明日报》报章、《我们全力支持民行》专业等的新闻资讯。截至 2013年7月10 日凌晨 12 点钟,《网》共有 38830 人赞好和 19955人 讨论。专业简介部分写道 “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美丽的马来西亚,我们不能不改变,我们相信真理是越辩越明!我不是民联的抢手, 民联也没有任何资助。我和大家一样,心里都有一团不灭的火!巫统和马华做过的事, 已经到了极限。民主的国家该由民做主! 请还民主真正的自由!”,显现着此专业秉持着追求民主的观念以及对表示对巫统和马华的已经到达忍无可忍的地步。

大选前看网络特勤组

     
《网络特勤组》在大选前为读者发布了各种消息,有讽刺政府的、暴露政治丑陋的、为反对党、华社打抱不平的、各种投票应注意的细节、大选前各党活动动态等等。

以创意漫画来讽刺政府

《网络特勤组》在 4月24 日凌晨 12点49 分上传了一张漫画图,图内显示一位女士不断地在喂一名壮硕的婴儿喝奶,同时她也说道:“没看过酱能吃的,55年还吃不饱。” 图片中的女士映射了人民,该名婴儿则映射着当今政府,而奶瓶中装的是钱。图片反映了政府贪得无厌的态度,造成国家经济危机。因此,左下方含有呼吁民众想好好才投的字眼,让民众知道杜绝政府贪污的事是当务之急,在来临的大选中必须考虑清楚后再决定手中的一票,三思而后行。

避免选票变废票

为了配合第十三届大选,《网络特勤组》在同天上午 11点12 分分享了一则如何预防墨汁沾到选票的方法。版主解释道投票现场有预备纸巾,所以选民可以使用纸巾把手指包起来以避免弄脏选票。然后把选票打开来前后仔细检查,确定没有人为或印刷污迹或破损再去划票处划上属意的选择。过后记得还有另外一只手是没涂抹墨水的,就用那只手来拿选票。版主还有提到若不幸被墨水弄脏了选票,选民是有权可以换选票的,如果选举委员会书记不肯合作,请向现场的选举官 (KTM) 和监票员投诉。另外,因这次投票是用原子笔划票,如果划了之后改变主意或划出格子,也是可以要求换票的。

防止幽灵选民先 “投” 为快

由于马来西亚第十三届大选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竞选,为了避免让 “幽灵选民” 有机会冒充选民,专业特别针对那些从未登记的适龄非选民(21岁以上者),呼吁他们赶紧去选举委员查询他们的名字是否已经被他人登记成为 “幽灵选民”。如果万一被人登记了,必须赶紧在 5月5 当天一大早前去投票,别让 “幽灵” 捷足先登。

大选后看网络特勤组


向联合国求助 联署请愿书

由于这次的马来西亚第十三届大选出现严重舞弊情况,甚至有大批外劳投票,影响大选成绩,导致网民不满大选结果,不知从何处开始疯传向联合国求助的信息,希望大家帮忙。《网络特勤组》也参与其中,分享了这则信息,并呼吁网民签名后分享给他人一起请愿。因联署请愿书 必须达到五万个签名 才能成功请愿 进行举报,向联合国求助。疯传的信息内容中有教授网民如何签署这份请愿书,也提到这是为了阻止众多的 “外国人” 来投票和干预我国选举程序的一份请愿书。

团结就是力量 黑色集会

因不满第十三届大选成绩,民众纷纷站出来抗议,于是有了黑色集会。《网络特勤组》于 5月 12日上载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地点是在槟城威南峇都加湾体育馆,民众踊跃出席由人民联盟所招号的集会。除了在槟城有黑色集会之外,508 集会之后,人民联盟纷纷在各州举行一系列的黑色集会,也是广为人知的 “黑潮”。举办黑色集会的目的是抗议选举期间所发生的舞弊事件, 并呼吁参与集会者身穿黑衣出席以表达不满。演讲者会在集会中抗议选举委员会的不公、表达对政府的不满之余也谴责大选之后所发生的种族冲突言论。

杯葛主流媒体

民众不满主流媒体不实报导和倾向政府导致杯葛主流媒体。这些主流媒体包括《星洲日报》、《星报》、NTV7、RTM、TV3 等等。《网络特勤组》表示华社是时候采取类似的行动来对付那些没有良知的报社。甚至还有公司致函予《星洲日报》送报员道明该公司不要再订阅星洲日报,请贵公司别再送报。专业还提到华社杯葛星洲日报已经成效,他们的售量下降已感觉不安所以才赶紧出面澄清之前相关的报导。

《网络特勤组》功能说


《网络特勤组》在大选前后充分的发挥了监视环境的功能。《网》收集和传达消息予读者来满足社会政经文教和日常生活所需的信息,如大选期间政党所举办的拜票活动。此外,《网》也起着解释与规定的作用。它除了传达信息给读者至于也提示读者应该采取什么反应或行动,担任引导的角色。举例说,《网》分享了如何防止墨汁沾到选票的方法,也是提示着选民要投票时要小心翼翼,别让选票作废。《网》含有使用与满足理论。它透过发布新闻和信息满足了读者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有关净选盟 4.0 的消息。这些资讯让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四周围发生的事情,同时透过获取更多的资讯,提高安全感和自我醒觉。读者把关注的专业当作学习和模仿对象,透过学习来加强对自身的认同感,巩固自己的价值观。好比说亲民联的读者就会选择阅读《网》所发布的新闻,从中得到与自己立场相似的观点,因为《网》是属于教亲民联的专业。《网》也带出了社会化活动,读者透过媒体了解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后,自然而然的懂得如何融入这个社会大家族,有些时候读者甚至会利用媒体作为跟友人或陌生人聊天的话题。《网》发布一些足以引起社会关心的话题,让来自不同地方的读者达成共识。如召集净选盟和莱那斯集会,这些都是需要各地民众的支持才能举办的。


我看网络特勤组


意见过于偏激 

个人觉得《网络特勤组》属于较偏向反对党。专业内所发布的消息都是亲反对党,放大优缺点——把反对党的优点放大,国阵政府的缺点放大。虽然人民的确不满国阵政府,但作为一个大众可关注的专业是不应该表现的过于偏激。举例说,《网》发布有关杨紫琼关闭官方面书的报导,写道:“我们骂她罪有应得,活该应该不过分吧??” 而引起网民更大肆的谩骂杨紫琼。我觉得《网》这样做是不对的,杨紫琼个人有自己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因此我觉得《网》说出那样的话,给予读者先入为主的观念,让不了解详情的人会盲目的跟从主流。

如果你也认同 请 SHARE 出去

《网》所发布的自创的图片文字信息有时含有耸动的内容,从而煽动网友/读者的情绪。举例说《网》每分享一张图片新闻或图片信息下面都会附有一句话:“……如果你也感到不满,请把每一次的消息 “share” 出去。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我们要控告这腐败霸权!” 网络上 “share” 的功能让网友能轻松分享一些资讯给友人,但是有时候他们却滥用 “share” 的功能。不管内容真实与否,只要是专业呼吁大家疯传的内容大家都会纷纷 “share” 出去。网友在 “share” 的同时完全没有三思而行,只因大家 “share” 就跟着 “share”,以至一些错误的信息在网络上广传,轻则无碍,重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觉得专业不应该无时无刻叫读者分享专业内的新闻,除非是重要的新闻或资讯则另当别论。

对政治人物不敬 

《网》于2013年5月1日上传了一张左脚踩在首相纳吉脸上的照片引起众多网友评论。有者说 “……应该用两脚踩上去” “这样太仁慈了……” 等话。我个人认为这是对首相不敬的行为,虽然说很多人都不满这位首相,但他始终都是我们的首相,我们做不到顺从他但起码也要给予他最基本的尊敬,毕竟他是我国的领导人。我所强调的是这是对事不对人这一点。这种把脚踩在他人脸上的举动是很幼稚的行为,小孩子看到也会模仿。试想想当自己的孩子把脚踩压在自己的肖像上,您会有什么感受?

避免不雅字眼 减少粗俗用词 

个人觉得《网络特勤组》应该尽量避免不雅和粗俗的字眼。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媒体管理员们永远不知道谁将会关注他们的专业,也许是成年人亦或是年轻人。因此,他们更应该注意所发布的言词,避免间接的教授读者不雅的词语。

要求自创 原汁原味内容

我发现《网络特勤组》较常会转载别个网络媒体专业的新闻和资讯。我觉得如果我是关注者的话我关注你的专业就是因为你所发布的新闻和资讯我在别处看不到,而不是看你转发别个专业的新闻和资讯。如果是看你所转发别个专业的内容那倒不如我直接关注该专业。因此,我觉得《网》应该发布更多原创的新闻和资讯,而不是当一个 “转发” 工具。

给予网友自己想象的空间

《网络特勤组》只发布反政府和亲民联的新闻和消息。让读者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认为一个扮演着第四媒体的网际网络应该避免直接断定自身立场,反而给予读者两方面的信息,让读者自己去判断正确与否。所有的消息都没有完全的对或错,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也能避免被牵着鼻子走的情况出现。

结论

     
总括而言,面子书上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粉丝专页是俗人也能当媒体的最佳见证,而《网络特勤组》就是其一。信息民主化最然赋予网友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口无遮棚的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毫无根据就发布一些不实的新闻或资讯,误导他人。若滥用话语权,必为社会衍生很多不必要的骂架与误解。因此,网络媒体务必懂得拿捏分寸,避免滥用了话语权。


10 comments:

  1. 认同你的个人观点,提出了大多数是粉丝专页较为明显的缺点。
    Lynas是莱纳斯,不是莱那斯。
    翊雯:)

    ReplyDelete
    Replies
    1. 抱歉,打错字,谢谢你的纠正 ^^

      于菱

      Delete
  2. 道出了新闻专页的弊端,句子条理分明,分析清晰大体。
    要注意错别字哦..
    世敏^^

    ReplyDelete
    Replies
    1. 谢谢你的评论,我以后会多注意的~
      像“专业”,我后来才发现是“专页” ><

      于菱

      Delete
  3. 个人认为,不是“避免不雅字眼 减少粗俗用词 ”,而是“不要使用不雅字眼和粗俗用词”。我觉得身为一个媒体应该谨慎在用词方面,不雅和粗俗的用词只会让人觉得很低级,而且对于公众是也是一个不好榜样。

    文伊

    ReplyDelete
    Replies
    1. 谢谢你的意见,我觉得你说的没错。
      不过我也有另一个看法。
      我觉得就算网络媒体不使用不雅字眼和粗俗用词,也很难保证网友不会使用。因为好不容易有个平台让他们发言,不可能要他们用文雅的字眼和用词来发表意见(我是指那些较偏激的网友),仔细去看网友的留言,不难发现大多数网友都是有那句说那句,有时还爆“三字经”。
      回到你的意见,其实网络媒体是应该扮演好一个好榜样,不过网民也还是会选择“看不见”,“感觉不到”。补充我对网络媒体的看法,我觉得他们应该删除那些用词不雅和粗俗的网友留言,不过这样好像会被网友攻击该专页~~~ 哈哈

      于菱

      Delete
  4. 整体看来不错哦,只是有点错别字(相信我也不用多说了)。在个人观点方面,相当喜欢你的内容,仔细且简单易懂。看得出你在研究此专页的细心。

    宥静>w<

    ReplyDelete
    Replies
    1. 嗯,错别字方面我以后会多注意的。
      谢谢你的评论哦

      于菱 =w=

      Delete
  5. 喜欢你的个人看法,很有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但错字部分需要改善。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功能说分类的话会不会比较好?
    另外我对于这个专页也有小小的看法,“我不是民联的抢手, 民联也没有任何资助。我和大家一样,心里都有一团不灭的火!”为什么要强调这一句?这句简介让人有欲盖弥彰的感觉,哈哈...
    耀森

    ReplyDelete
    Replies
    1. 感谢你的意见,我以后会分类处理,在呈现手法上会多改善。
      关于专页简介部分,版主可能要让网友知道他不是民联的人嘛~所以就强调那一点……而且版主这样写,网友也不会想太多,也就认为是别的网友成立的了~

      于菱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