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嘉怡 台灣新聞自由
在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中,国家获取的分数越低即表示其新闻越自由。当中,1至30分为自由;31至60分为部分自由;61至100分为不自由。在自由之家作出的调查中,可得知台湾的新闻自由指数在今年,即2011年名列48,分数为25分,属于自由。
在一个只有36,000平方公里大、人口也只有2300万人的台湾市场,一般人很难想像它拥有了7家新闻台、4000多家杂志、近200家广播电台、超过100台有线电视频道、约2500家报纸以及1000多家国内通讯社。台湾同时也是全世界卫星转播车密度最高的国家(维基百科)。此外,卫星电视共在143个频道播出。再者,85%的台湾人口可接收有线电视节目,且收视人数居亚洲之冠(鲸鱼网站,2008年4月30日)。
台湾宪法明确地保障言论与新闻自由,并尊重及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就台湾的媒体发展情况而言,大家可从中发现台湾并无严厉的限制媒体的成立。毕竟在一个小岛上能出现那么多的媒体的确不容易,至少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就较难实现了。因此,台湾被评为新闻自由国度也是合乎其理的。
地下广播电台的存在是台湾媒体的一大特色。在1987年废除戒严法之后,国民党仍然持续垄断播音广播。1992年,民进党设立了台湾第一个地下广播电台,公开挑战这种垄断。随后一年,一家名为“台湾之声”的广播电台开始激进的发声,并激起盲目效仿的效应,催生了许多新电台。1993年底,政府不得不屈服于强大的压力,开始给新广播电台授予许可证。虽然如此,很多海盗电台依旧存在,尤其新闻和谈话类类型的(黄清龙,2011年4月13日)。
从上述对地下广播电台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台湾的言论性权利是鲜少受限制的,否则媒体以及民众皆无法很好地将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表达出来。另外,民众也可通过地下广播电台交换意见,达到互相交流的作用。尽管地下广播电台的存在难免会激起煽动性的情绪,抑或是加深大家对某件事情的不满,但无可否认的是它有存在价值。倘若一切的新闻都必须获官方认可,那不仅限制了民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也限制了媒体的新闻自由。现今,台湾媒体有权播放其所选择的信息及意见,而政府也不会去禁止媒体的报导,这对台湾的新闻自由是很有利的。
随着《苹果日报》的出现,台湾媒体在编采方式上进行了重大的改革。《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曾批评客观报道的新闻理念,他认为记者要在报道中表示立场、价值、感觉,让读者产生共鸣。他也认为“狗仔队”有追求真相的精神,并揭发新闻人物表里不一的假像(千龙传媒,2005年9月8日)。另方面,从《苹果日报》的高销量方面可看见在台湾,其编采性权利是自由的,否则《苹果日报》已不复存在。台湾的新闻从业员能以特别的方式取得新闻所需的情报或资讯,当中包括利用“狗仔队”追求事情的真相。
1988年,台湾政府解除了长达37年的报禁。所谓的“解除报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开放报纸登记,开始准许自由办报;二、解除报纸限张发行(刘家林,1988年)。随着报禁的解除,新报业纷纷创办。台湾媒体也随之免受政府的干预,朝向自由的方向前进。有鉴于此,台湾的防御性权利是自由的。这么一来,台湾媒体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其身为“第四权”的角色。
总的来说,台湾媒体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权利,即言论性权利、编采性权利及防御性权利。然而,虽然台湾的新闻自由指数仍处于自由范围,但其新闻自由指数乃处于退步状态,并已连续三年下滑。至于导致其新闻自由指数滑落的因素包括:公共电视长期的董事争议、政府置入性行销严重与政党报导内容呈现两极化等问题。展望来年,台湾媒体政党两极化的问题也许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善,不过,公视已在日前顺利选出新任董事长,政府也在今年初时迅速修改《预算法》禁止政府置入性行销(张锦华,2011年5月4日)。由此可见,台湾正积极处理上述问题,以让其新闻自由指数回升。
个人认为,台湾的新闻自由度算是很自由的,至少比起我国,其新闻自由指数有明显的差距。打个比方,我国的报纸屈指可数,在西马也只有五家日报,而当中的四家乃出自于同一个集团。此外,我国政府对媒体的管制严厉,加上设了好几道法令来限制新闻媒体,以致我国的新闻自由受到制约,媒体也无法扮演好其“第四权”的责任。在思想较为保守的亚洲国家,台湾的新闻自由也算是亚洲国家的一个突破。然而,虽然台湾的新闻自由处于自由状态,可是正因如此台湾的媒体泛滥成河,而媒体太多的现象导致了媒体间剧烈的竞争。为了争取最高的利润以及利益,媒体间往往会将内容商业化而忽略了群众的利益。这种现象是最要不得的。媒体的社会责任重大,故决不能将私利看得比民众的利益更为重要。因此,台湾媒体应省思自我的作业方式,并时时谨记自己是肩负着监督政府的“第四权”,以及负起为民众争取更高权益的责任。
参考引述
1. (维基百科)http://www.wikipedia.org/
2. (鲸鱼网站,2008年4月30日)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79203
3. (黄清龙,2011年4月13日)
http://www.comment-cn.net/society/medium/2011/0413/article_32292.html
4. (千龙传媒,2005年9月8日)http://media.icxo.com/htmlnews/2005/09/08/663799.htm
5. (刘家林,1988年)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WZS198812029.htm
6. (张锦华,2011年5月4日)http://www.epochtimes.com/gb/11/5/4/n3246964.htm
整体内容丰富,但少了一些实际例子供参考。
ReplyDelete若内容能根据年份编排的话应该会更好,不然前几段看到是1992年的,看到后面又出现1988年的,很跳tone。>.<
最后一点,西马只有5份日报咩?好像不止哦。哈哈!
艾雯
内容很多元,只是少了例子的带入,导致很难明确地了解当地的状况
ReplyDelete然后电视台好像是被漏掉了
个人看法很详尽,不错噢~
缨
喜欢你提到的编采性权利、防御性权利等
ReplyDelete有学以致用哦~哈
不错^^
心
有把学到理论套进去用,而且也有注明出处,不错哦!
ReplyDelete个人看法也很好,大致上都不错哦~^^
-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