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7 August 2011





陳貴美  台灣新聞自由







台湾新闻自由• 背景


台湾在新闻局的建议下,于1999年1月13日由国会通过废除了拥有七十年历史、戒严时代留下来的出版法。这是台湾走向新闻自由的重要里程碑。“自由之家”的评鉴报告指出,在亚洲各国中,台湾媒体享有最高度的自由,台湾也是新闻自由第一级的国家之一。
一般来说,根据“自由之家”的报告,在过去一年的按在全球各地的自由面临由于“推回”反对民主的挫折,政治动荡,针对记者的暴力行为,法律禁止亵渎,仇恨言论,侮辱和危害国家安全。 叶代理部长说,台湾不仅避免了全球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但能放置在全球排名第33,去年从第35。 指出台湾的排名是亚洲最强的,领先于日本第39,韩国和香港在第66,和新加坡在第154,显示自由之家的台湾新闻自由的重组。
“自由之家”指出:“台湾是东亚最自由的媒体环境,因为其司法独立和经济自由的坚定承诺之一。宪法规定的言论和新闻自由,政府尊重这些权利在实践中。“ 该报告还指出,岛内有超过360家民营报纸,169电台和广泛的电缆和卫星电视的可用性。鉴于大多数台湾人可以访问约100个有线电视台,国家对媒体的影响力平衡且最小。 
台湾至今所享有的广泛的新闻自由,是多年争取民主化的结果。媒体的戒严法的时代,期间限制性环境中运作始于1949年。过后,台湾在1987年解除戒严。 接下来在1999年,印刷媒体的审查与出版法的废止结束。2005年,法例生效禁止政府机构,军队和政党投资或经营的电台和电视台。 而在2011年的1月,台湾限制政府对媒体的影响,在国家“预算法”修正案时,禁止嵌入式广告或伪装成所有政府机构。 


台湾新闻自由• 东亚之首


根据美国“自由之家”公布的2008年全球新闻自由调查报告,台湾在东亚国家的新闻自由名列第一,在其调查的195个国家当中排名第32。 “自由之家”的报告说指出,台湾致力于司法独立与经济自由,媒体市场也高度竞争,宪法保障言论自由,而政府总的来说也尊重这样的自由。 
目前台湾有超过360家民营报纸与数量众多广播电台,卫星电视在143个电视频道播出,有线电视普及率达85%为亚洲第一;另据调查有95%民众收看电视,75%阅读报纸。 台湾新闻局长谢志伟表示,整体而言全球新闻自由度连续六年倒退,但台湾未受到全球趋势的影响,新闻自由度高过日本等新闻自由的国家,这是台湾人民的荣耀。
在针对台湾的评估报告中,“自由之家”列出了两起记者采访权的事件,同时也指出无论外国记者或本地媒体都可以在台湾自由采访。 这两起事件包括去年美联社记者以北京对副总统吕秀莲狠批的"民族败类"称吕,导致台湾新闻局一度表示将取消该名记者的签证,但后来仍让其继续采访。另一起事件则是台湾记者的采访权在世界卫生组织遭到剥夺,报告并指出这是中国的压力,并且持续受到国际媒体观察组织的批评。 
“自由之家”的调查报告虽然指出台湾媒体经常性地猛力批评政府官员与政策,但同时也指出观察家担心台湾的新闻报导过份耸动,商业化以及过度政党化,并可能因此失去新闻质量。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在台湾候任总统马英九当选后,许多台湾媒体大篇幅报导马英九少年时代或马英九妻子的各种正面传闻,这种吹捧被批评一如过去台湾媒体对蒋家进行的"造神"运动。这类"新闻报导"除了受到民进党的冷嘲热讽外,马英九本人也通过发言人制止。 即将交出执政权的民进党一直抱怨多数台湾新闻媒体对其报导不公,民进党认为曾经将媒体作为执政工具的国民党,即使在媒体自由化后仍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随着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后,也有媒体观察团体指出,北京对台湾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加大,这些商业媒体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而在言论上进行自我审查。曾有一份针对亚洲国家的调查指出,台湾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极低,另外的调查则发现记者与立法委员一样,同样被列为不受台湾民众欢迎的人物之一。


台湾新闻自由• 难题


2008年,台湾在东亚国家的新闻自由名列第一,在其调查的195个国家中排名32。但是,在接下来的这三年内,台湾的新闻自由指数却频频下滑。2009年,台湾的新闻自由排名第43;到了2010年,台湾的排名继续下跌,排在第47名。美国新闻“自由之家”于5月3日,即世界新闻自由日,公布了2011年新闻自由报告。台湾虽仍被列为新闻自由国家,不过全球排名第48,比去年又下滑1名,评分创2002年以来新低,而且已是连续3年下滑。 
“自由之家”每年的新闻评比都经过严格的访调程序,受到世界承认与信任。今年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台湾问题包括:公共电视长期的董事争议、政府置入性行销严重与政党报导内容呈现两极化等问题。 


1. 公共电视长期的董事争议
2008年,在马英九上任台湾总统后,根据“自由之家”2009年的报告显示台湾的新闻自由度已经倒退。通过该报告,说明了马英九政府对新闻编辑内容进行了施压。2010年,由于台湾对多位前政府高官的侦办与起诉,“自由之家”将台湾的政治权力指数提升至1级。然而,公民的自由指数却从1级退至2级,肇因对于学术自由的限制,其中包括通过法律限制在大专院校任职的学者不得参与特定的政治活动。
关于公视人事的问题,政府的立场是尊重法律以及公视的自主性。今年2011年初立法院通过预算法三度修正,规定政府各机关,即公营事业、政府捐助成立的财团法人与转投资事业,均禁止置入性行销。如果“自由之家”有考虑到台湾已经解决这个问题的话,相信台湾的排名会更加往前,而不是继续倒退。


2. 政府置入性行销严重与政党报导内容呈现两极化
上世纪90年代末,港资《苹果日报》的大举进入,深深撞击了台湾传统媒体,网络的兴起,对媒体造成深远影响。媒体,尤其是报纸,经营日益困难。于是,这提供了政府影响媒体的好机会,“置入性营销”开始成为政府介入媒体的宝剑。
所谓“置入性营销”或者“业配”,借用黄哲斌的说法是:“由广告主、公关公司或报社广告部撰写的公关稿,全程保鲜、产地直送编辑台,夹杂在记者采访的新闻之间,而且全无揭露,最高指导原则是‘让读者分不清新闻、政府文宣、企业广告之间的差异’。”最早期的时候,这种手法是用在消费或生活版面。政府一开始以利益影响媒体,花钱在媒体购买宣传广告,或者和报社合作以“政策座谈会”的呈现方式在新闻版面倡导政府政绩。
置入性营销对媒体的影响不只在于政府收买媒体、剥夺媒体监督政府的能力,更彻底扭曲媒体内部的运作逻辑。在报社,业务和广告部门严重涉入编采内容,对记者与编辑的考核必须加上其争取业务和广告的能力,台湾媒体的公信力因此日益低落。
这种置入性行销的做法,混淆了新闻与广告的界线,让受众们难以辨识。此外,这种行销方式,是在受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了他们对媒介的信任。这可是一项欺骗共谋,违反专业道德伦理的行为,完全剥夺了公众的利益。
这种现象不仅扭曲了媒体的社会角色,侵蚀了新闻的自由与自主,更是台湾民主的一大讽刺。


3. 中共的威胁
其实,台湾新闻自由受到的威胁真正是来自于中共的威胁。自从两岸交流越来越密切之后,产生了更多的经贸往来,也同时增加了更多的利益交换与政治妥协。 
中国对台湾的负面影响是近3年来台湾新闻自由度不断下滑的主因,例如:2009年首度大幅倒退11名,主要原因正是大陆官员来台,警方严控媒体采访及民众抗议,甚至还有暴力行为发生所致。 
2010年,台湾的新闻自由再度退后4名,主因是媒体所有者对于报导内容的明显干预,主要案例正是中国大陆旺旺集团负责人并购中时集团;另外便是政府置入性行销增多;而对于北京敏感的议题,台湾自我审查也开始扩大,特别是对西藏、维吾尔穆斯林等少数民族与法轮功的境遇。 
除此之外,同样必须密切观察的还有以报导中国真相、不受中共威胁著称的媒体,如新唐人亚太电视台的卫星传输不断受到干扰,恐将成为当前观察台湾政府是否能维护新闻自由环境的重要指标。 


结论


美国“自由之家”新闻自由指数资深研究员和主编卡琳‧克雷卡尔曾表示:
「台湾的新闻自由通常属于开放级别,但近来有些事件引人关注,就是中共对台湾媒体的影响。事实上,随着台中经济关系日益密切,有些人可能会过滤资讯,中共也会试图去影响台湾的媒体,控制他们哪些新闻该报导或不报导。」
面对这种种的难题,在接下来的这几年内,台湾新闻自由度逐渐下滑的现象很大可能会延续下去。
新闻自由是台湾最珍贵的民主成就,也是台湾之所以为绝大多数大陆民众向往的特质。然而,“自由之家”对于台湾的评比连续3年下滑,其实已经敲响了台湾新闻自由的警钟。面对来自中共不断升高的利诱和威胁,台湾的政府和民众必须要时时刻刻提高对中国独裁真相的认识,并以坚定的信念和行动来维护台湾的核心价值。





5 comments:

  1. 好像没有很注重个人感想方面
    其余的还不错
    虽然我们做同样的国家
    可是没想到内容差别竟然那么大
    而且我们的重点都不一样耶

    ReplyDelete
  2. 是我的错觉吗?怎么总觉得你的“背景”那一段我都看没有很明啊?>.<
    感觉上用词都怪怪的。

    艾雯

    ReplyDelete
  3.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哦....
    你的段落之间最好空一行,比较容易阅读。
    不然就会看到酱--->@.@

    嘉怡&艾雯两姐妹^^

    ReplyDelete
  4. 介绍背景、难题那部分其实可以再简化一点,因为太长看起来很累
    出发的角度不一样,也看出了不一样的重点~
    个人看法有点少,观点也不是很清晰
    结论=个人看法?

    ReplyDelete
  5. 背景我也是不太明白
    有些资料重复了...
    也有些地方太详细了...建议点到就好
    个人意见很少哦~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