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4 August 2012

葉思盈: 我看 "我們要改變 we want to change"




前言


媒体集团化和政治的打压导致传统媒体在报导许多新闻,尤其是有关政治的新闻时会有所偏袒,只报导事实部分的内容,使大众对传统媒体缺乏信任和严重的不满。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功能也越来越广,让民众拥有了发表言论的平台,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这些民众当中,有一部分的人非常主动和积极地收集新闻和资讯,对所收集到的资讯进行分析,然后再以自己的方式报导有关新闻并广泛地传播出去,而这些民众就被称为公民媒体。他们为大众提供了更正确,可靠,宽阔地信息及不同与传统媒体的独立。


公民媒体介绍


《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的照片非常有趣,一只大鱼吃小鱼,可是当这些小鱼团结起来后,就可以反吃大鱼。此专页有意提倡团结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吁人民看清现实,珍惜手中的一票,为了马来西亚的未来,要勇敢做出改变。这个面子书专页认为 “马来西亚本是个非常安全,安宁及和谐的国家,然而国家严重的贪污问题,治安的腐败,司法不公,人才外流,言论限制,民主受胁,通货膨胀等等问题!还有政客玩弄种族言论,造成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猜疑!” 这种种原因使我国无法成为一个民主的国家,只有积极做出改变,才能让国家更进步。


特色


《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已被 83万人 “赞”,相信这是因为该专页的言论非常直接,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的写作手法吸引民众阅读。每个句子仿佛都有情绪,煽情的写作风格更吸引人,而且能引起共鸣。


公民媒体角色


《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为了呼吁人民投票,不要再被国阵的承诺蒙蔽双眼,珍惜手中的一票,并且将票投给对的政党,于是报导了很多有关大选的新闻,希望人民看清国阵的真面目。



该专页以这张图片呼吁民众不要把票投给国阵,原因是投国阵就是等于自挖坟墓。稀土和核电都是属于辐射型,并且对生物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基因都会有负面的影响,然而国阵却允许这两者在我国建厂,给人民的健康带来威胁。只有改变,让国阵下台,人民的健康,安全和利益才能受到保障。当然,一个人的票数算得了什么,所以《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努力宣传,希望人民可以理解团结的重要性,做出明智的选择,每个人都用手中的一票做出改变。


《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非常支持民联,专页报道了许多有关民联贡献的新闻,同时也报道了很多国阵的丑闻和失误。该专页经常小题大做地报道国阵及首相的失误,表示国阵和首相连做一点小事都会出错。由于该媒体偏袒民联,并相信只有支持民联,让民联当上政府,才能实现他们想要改变,于是经常用煽动性的字眼来讽刺及嘲笑,影响国阵及首相的形象。


此外,《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不只是关心政治课题,同时也非常关注社会新闻。在报道其他政治新闻时,专页都是以图片说明一切,字面上的解释只有几句话,然而在报道社会新闻时,却有不同做法。专页锁上转的社会新闻,除了精彩的图片以外,也提供了说明和解释,较详细地报道新闻内容。《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因为没有多加任何评论在文章里头,虽然有运用煽情手法,但整体上还算合理。


观点与建议


《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和许多公民媒体一样,报导传统媒体不敢和不能报导的新闻,不同的是该专页表现得有点太过偏激。在报导社会新闻方面做得不错,但是在报导政治新闻时就比较像是在批评和讽刺政府。该专页只报导国阵的丑闻和失误及民联的贡献。这其实就像是成了民联的喉舌一样,就算提供了很多传统媒体没有报导的新闻内容,但公民媒体也忽略了不少新闻。


这样的公民媒体其实在作风方面和传统媒体没什么分别。如果说传统媒体的言论自由被政府限制了,在报导国阵和民联的新闻时会偏袒国政那一方,可这公民媒体何尝不是呢?因为不满传统媒体言论备受限制而创办了这个公民媒体,在专页用讽刺的字眼报导国阵的失误和丑闻,把事情小题大做,制造话题,煽动民众一同在专页谩骂。



“动物园马戏团表演开始。。。
鸡:怎样钻的?不是为了大选我才不做这样的东西
马:快点啦,我要去买包包了啦。。。”
《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在专页上传了这张照片,并把照片解释成动物园的故事。虽然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笑话,但这不就是在玩弄别人的形象。



“雪州民联为的是人民,国政为的是朋党” 写下这样一句话,许多读者会在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而盲目相信公民媒体所写的一切或是完全看不懂。该媒体应加以解释,让读者能够在了解整件事情的情况下,自己进行思考与分析。


《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在报导国阵和在民联的新闻时,不应该只报导单方面的消息,比如只报导国阵的 “坏”,和民联的 “好”。无论时哪个政党,好的一面或是坏的一面,公民媒体都应该报导,而并非选择性地报导。公民媒体应该公平公正地报导所有新闻,清楚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把自己的个人意见及评论和报导区分开来,让读者可以自己做出判断,有机会自己分析事情的对与错。如果公民媒体在报导新闻时过于着重与自己的意见,在读者还没来得及分析新闻的时候,已被作者的评论影响,这样就没有办法达成民主。


结论


《我们要改变 we want to change》在成立了两年的时间内,获得了83 万人的关注。 由于该专页提倡的是改变,新闻报道上较反对国阵和首相是可以被理解的。然而,该专业即使有任何的不公正,却也提供了民众获取资讯和发表言论的平台,也做了公民媒体的基本原则,让民众以不一样的方式和氛围获得的资讯。



王楨瑩:我看 "忠政快訊"




『忠政快讯』面子书专业简介与特点


由于我国许多传统媒体及其运作的新闻体制都被政府操控,无法履行媒体作为第四权的重要义务,他们都成为政府政党的宣传工具,封锁不利于政府的新闻来源和报导不实的新闻。随着信息与科技的民主化,促成公民媒体的诞生,以实现公民想要自行发声、自力传播的愿望。许多民众陆续在面子书上创立专业发挥公民记者的角色,当中『忠政快讯』就是其中一个公民媒体。


『忠政快讯』于 2011年9月4日在社交网站——面子书上成立,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民众阅读时事新闻,及参与发表相对我国时事发展的看法。根据『忠政快讯』的面子书专业洞察报告,显示这个专业最受欢迎的一周是在 2012年4月22日至4月28日。当时,该专业的团队前往428黄绿大集会,并在第一时间上载影片及照片告诉民众现场的状况,受关注率极高。该专业除了自制图片配合文字来抨击政府及分享热门的时事课题,也转载了其他公民媒体专业的新闻。该专业勇于报导传统媒体所没有报导的新闻及民生问题,使得该专业的浏览次数和粉丝人数持续增加。目前,该专业累计的按讚粉丝人数已达到 74,930人 (数据摘自2012年7月28日,晚上11时前)。


『忠政快讯』扮演了公民媒体角色:


批评与揭发传统媒体不敢报导丑闻及报导失衡


由于马来西亚的传统媒体都被政府所拟定的《印刷及出版法令》操控,所以他们都不敢刊登不利于执政党的新闻。本地报业集团都会把自家的新闻先过滤,将那些不利于执政党的图片及字眼抽掉或删掉,甚至 “扭曲” 新闻内容或直接删除整篇新闻。相反的,『忠政快讯』则大胆地批评及揭发这些受政府打压的传统媒体为了维护执政党的形象而不敢报导丑闻及 “美化” 新闻内容及图片。例子:马来西亚燕农公会在 2012年7月29日下午号召全国近千名燕农,在诗布朗再也沙菲拉俱乐部出席“救我燕农签名抗议大集会”,全力反对垄断市场的燕窝出口程序,同时在大会上通过5项建议提案,以向政府提出诉求。当时,集会者都拿着横幅抗议,其中有 “狗官马上收购” 的横幅。结果事发隔天,世华媒体集团旗下的报章:《中国报》 和 《南洋商报》在自家的新闻图片,将 “狗官” 这两个字打上马赛克,《星洲日报》则以 “通过5提案,求首相拯救” 这段句子来遮盖这两个字。『忠政快讯』为了让公众知道新闻图背后的 “精华”,就自制了图片来揭发这些报章将“狗官”这两个字和谐掉,还嘲讽他们的做法都是政府官员的遮羞布。此外,『忠政快讯』还批评 《中国报》 制造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竟然会出现一只 “女鬼”,误导受众及让他们相信那则新闻。


 


平面与电子媒体报导失衡 网路分享还原事发真相


净选盟3.0和绿色盛会3.0和平集会成功在 4月28日号召25万人走上街头,向政府诉求公平、公正的选举制度以及无辐射家园,成为了国内外媒体的焦点,隔天也登上了本地各家媒体的头条新闻。一直由执政党与其利益集团所掌控的马来报以及英文报,在 428过后的头版头条上,只放大了集会者推翻警车,拳打交通警察的照片,同时以严厉的字眼作为标题尝试污名化这一场和平集会,但却没有针对推翻警车等提供相关事实报导,而且一字不提警方向集会者发射水炮以及催泪弹,也丝毫不提警方殴打民众及记者,并且完全掩盖集会者的声音,意图明显地要诱导没有参与集会的读者相信,这是一场暴力的集会。此外,本地各家电视台新闻,如:ASTRO AEC的 《新闻报报看》 也没有叙述报导净选盟主席安美嘉和集会者被攻击。而『忠政快讯』的团队为了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将他们当时亲身参与及所目睹的现场情况分享到专业上。他们上载图片及影片来告诉民众真相,同时也欢迎有参与的民众分享经历及发表意见。


『忠政快讯』为弱势群体发声 向患难者伸出援手 





『忠政快讯』除了分享时事新闻和热门课题以外,也为弱势群体或患难者,希望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本地大多数的传统媒体都以利益为优先考量,比较常报导名人或较有影响力的大人物的新闻,着重显著性。至于一些有关弱势群体的新闻,传统媒体会比较不重视,甚至不报导这类型的新闻。『忠政快讯』转载了一则 《光华日报》 的新闻,有关一名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的女生急需血小板和一笔庞大的手术费。该专业把这则新闻分享出去,希望公众能发慈悲心,慷慨解囊。此外,『忠政快讯』也帮助失踪者的家人分享了寻人启事,希望借着面子书的力量来号召公众寻回失踪者。 


扮演号召民众的角色





『忠政快讯』也扮演了公民媒体号召民众的角色,号召民众踊跃参与在7月14日举办的全国公投反稀土活动。该专业也提供各州地区的投票地点及负责人的联络电话,呼吁民众支持这项反稀土活动,积极参与此运动,“赶走”稀土。此外,配合 709净选盟2.0大集会一周年日,『忠政快讯』也号召民众参与由创意集会的网络组织Killthebill.org 所举行的烛光游行,号召群众穿黄衣,从独立广场走到 709大集会的原订地点默迪卡体育馆,以行动提醒全体大马人,勿忘记这次全民上街的历史集会。该网页也呼吁所有参与这个烛光游行的人士维持和平和秩序,提醒民众勿携带任何有政党党徽及组织标志的布条、标语牌和旗帜。以避免 428所发生的 “悲剧”重演。相反的,传统媒体没有扮演号召民众的角色,因政府施压而没有呼吁民众参与有关反稀土厂或支持净选盟的活动。


观点与建议:


恶搞图片、人身攻击执政党与政治人物





由于网络公民媒体不受政府所拟定的法令操控,所以『忠政快讯』在自家面子书专业上上载恶搞图片加上带有讽刺性的字眼,公开对执政党与政治人物展开人身攻击。我个人非常不认同该专业的负责人的做法,觉得该专业似乎是为了提升专业的知名度而不惜上载自制的图片来吸引网民关注。『忠政快讯』推出了 “政治明星脸” 系列,将我国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的脸蛋与牛头做比较的照片上载在涂鸦墙上,暗讽他像一头牛,并号召网民一起嘲讽。该专业的负责人还 “明知故犯” 在分享照片的当儿,留言写着:“我们虽然不鼓励以貌取人或人身攻击,但还是强忍不住不得不说他们实在是太神似鸟”。他们这种做法简直就是蓄意贬低政治人物的形象。『忠政快讯』作为公民媒体不应该违反新闻伦理,应避免人身攻击考虑当事人的感受,因为该专业的做法是非常不道德的,对涉及的政治人物相当不敬。


信息未审先判 、新闻来源模糊 


『忠政快讯』作为公民媒体虽发布了传统媒体所不敢报导的信息以及补充或更正主流媒体的错误,但他们的立场有点偏激,在信息还没传递给民众前,都会自制图片、加入个人看法或评论,以宣泄他们对政府的不满。此外,这些评论却带有煽动字眼,间接影响社会舆论,造成网民也盲目跟风加入谩骂行列,网络暴民持续增加,反政府声浪越演越烈。该专业的新闻来源有时候也很模糊,让我和其他网民无法分辨他们所发布的新闻或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忠政快讯』的负责人滥用“信息民主化” 的便利,把一些课题都小事化大,还分享其他专业贬低政府和高官形象的信息。『忠政快讯』应该当一个公正的公民媒体,需平衡报导、不偏任何一方,不应只批评或揭发执政党的负面新闻,而隐瞒在野党的负面新闻。


结论:


总的来说,『忠政快讯』充分发挥了公民媒体的角色。由于马来西亚的传统媒体受到《印刷及出版法令》操控,使到民众都透过公民媒体来发表对政府的不满及抨击政府的政策。这也造成马来西亚大多数的公民媒体都是反政府的。这种特别 “反风” 现象在外国是非常少见的。虽然公民媒体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及信息给民众,但民众也需懂得分辨是非及避免暴力言论,以免 “网络言论暴力” 的文化渐渐成为马来西亚的文化。



楊寶雲:我看 "忠政快訊"




前言:


随着科技的诞生和迅速地发展,加上出现了不公平事件,人民也向往民主化的风气之下,而衍生了公民媒体。公民媒体的出现使到社会上有了不一样的声音,一直被埋没掉的民声。而所谓的公民媒体是指非专业记者或公民从不同的地方收集、报导和传播信息包括分享在社交网站、部落格、影片网站(youtube)等等。面子书专页 “忠政快讯” 是其中一个活跃的公民媒体网站。它于 2011年9月4日开办。目前有74969个网民对此赞好,而有 41976正在讨论这专页。(为2012年7月29日,下午4.00点正的数据)。而这网页的宗旨是让网民看到记者被压制而不能被报导的时事新闻,同时也是个平台让网民发表对国家时事的意见和看法。最经,它也制造和使用了插图和设计对白,搞笑而带点讽刺的手法去传播信息,使到整篇新闻更有趣,更有可看性。


公民媒体角色:


公民媒体顾名思义是公民成为记者去传播信息的一种解释。所以公民媒体能够补助传统媒体更有时效性地报导新闻。由于网络可以无限的使用且可以快速地把信息传播出去,相比于传统媒体,从编写、筛选新闻、印刷到出版都需要用上一段时间才能够完完全全地把信息传播给读者。例如:在今年的7月31日,“忠政快讯” 转发了一则讲述在蒲种IOI MALL 底层停车场劫匪企图破镜打枪!但是幸亏该车主有贴上防爆贴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的一个消息。这些信息都是由公民媒体代替传统媒体报导出来的。因为记者是不可能 24小时都在执行他本身的任务,也不可能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所以这时公民媒体就发挥了他们的角色,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有关信息传播给大众,让他们提防打枪事件再次发生。


由于很多时候传统媒体都会面对公司的压力,政府的压力等等。所以有时候他们都无法非常客观、中立地去报导新闻。虽然说新闻一定要真实,但并不代表是事实的完全真相。所以公民媒体就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群众去了解和探讨不同视角的新闻和信息,甚至有可能是贪污、滥权等传统媒体所不敢报导的。例如:今年 428 BERSIH 3.0黄青大集会中,公民记者就把警察殴打人民的照片发布在 “忠政快讯” 的专页上,并以 “警察攻击平民百姓的铁证 !”为标题。而这些照片传统媒体已经被警告不能够报导出来。当传统媒体在现场拍摄警员殴打人民的时候,他们被警方要求删除所拍到的照片,否则不能离开,同时也被警员殴打。警方滥权的行为统统都被公民记者完全地拍下并发布在网上。同时,“忠政快讯” 发布后就引起了一阵骚动,也造成一时的舆论,也影响人民对警方的看法。


428 大集会警员殴打人民


此外,公民媒体也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机会。当公民媒体把信息发布在专页时,网民看到后就针对有关报导而分享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之后就分享给其他网民,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不同的声音和舆论出现,从中就制造了对话机会,互相分享意见和看法。例如,在今年的 8月1日的贴子中讲述 “政腐就是要捉反對貪污的人而放過真正貪污的人,要不然他們那些貪污的狗官就要去坐牢” 这个课题才短短几个小时就有 20几个回应。由此可见,公民媒体制造了许多让其他人有发言、给与意见和看法的平台,让他们也觉得有参与感。相比于传统媒体,如报章,读者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记者写什么,他们就看什么,完全不知道读者的想法如何。读者也会认为他们没有参与感,久而久之媒体与读者的关系仅仅只是传播者和接受者罢了,而传统媒体缺乏与读者的互动,所以一直得不到读者的偏爱,永远只停留在一个阶段而已,没办法改革。


公民媒体绝对是一个让传统媒体自我反省和进步的一个媒体。因为公民媒体都是在补充传统媒体的不足,甚至有些地方性新闻传统媒体都没有报导,可是公民媒体会报导。而公民媒体的报导绝对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强大的威胁。此外,公民媒体也会谴责犯错的传统媒体工作者。例如,在近期发生的星洲日报总主笔罗正文涉嫌抄袭中文报而被迫辞职。这件事全部都是先由公民媒体所报导,而 “忠政快讯” 在这件事上带点讽刺语气去谴责抄袭者。这样的一则业者丑闻真的狠狠地打了星洲日报一巴掌。从这件事上面,相信他们会好好反省,且应该不会再犯了。


公民媒体也正扮演着号召民众的角色。由于现在有太多的不公平事件发生,造成和平集会也越来越多了。当活动需要号召人民出席支持的时候,公民媒体就开始在网页上招募群众出席有关活动。比方说最近的 729大集会,华社为了争取在关丹开办独中而举办的大集会,要不是公民媒体通知和号召民众出席,相信也不会成功地举行。而且参加那个集会的人数高到 7千位那么多。




观点和建议:


虽然在要求民主的范围上,公民媒体绝对是功不可没。可是以 “忠政快讯” 的方针来分析的话,其实我觉得这专页是不能与民主画上等号。因为它所报导新闻和信息的尺度真的非常煽动的,会激起民怒。而且大部分的新闻都是反政府,反国阵为主。而且我觉得在一片谩骂声中写出来的新闻和信息的可信度都是值得我们质疑的。加上因为是非专业人士写的新闻,所以用词方面都比较粗俗。他们也时常使用讽刺的字眼去讽刺国阵的政治人物。有时候,他们制作一些插图和加上几个讽刺的 “设计对白”,的确能够吸引人们去点击游览。如果只有几个就会觉得很有趣,可是如果有太多的话我就觉得太泛滥了。让我觉得他们就真的只有批评政府的声音,而这些声音也大大地掩盖了其他需要我们关注的声音。例如,弱势社群的声音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而不是一味打压政府,批评政府。所以换句话说,“忠政快讯” 是一个完全反政府的公民媒体专页。比方说,它之前发布对马华的不满,说马华是烂政党等还变骂边讽刺马华无能和靠华人选票当了55年的寄生虫等等。如此粗俗和煽动形式的报导方式只会造成华社会越来越讨厌马华。




可是它也有值得称赞的一面,那就是勇敢大胆地去批评政府。完全不畏惧强权,不停地批评政府,甚至到了有点过火的地步。然后就是不受任何管制,完全达到有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要说的可以说、要分享的也可以分享。其实公民媒体还使到年轻一辈的人民也逐渐地开始留意政治课题。比起公民媒体还没崛起的时代,只有专业人士或上了一定年纪才会关心政治课题。而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向很大的可能是因为公民媒体所发布的新闻都是比较简单易明的,就是使用插图再配上几行字。加上现在的人是不喜欢看有太多文字的读物。所以有了公民媒体,他们有图看图、有视频就看视频,简直方便、简单多了。


最后,希望 “忠政快讯” 尽量保持客观,不要一直主观地认为那个党派不好,那个党派好。做新闻就是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要让读者认为你有偏帮谁的意思,也必须平衡报导。比方说,当你报导了民联骂国阵,同时间也必须报导国阵如何回应,那么才能够提升公信力。再来就是尽量不要用那么煽情的句子去激起民众,就比如一些有关种族的敏感课题,这会增加人民之间爆发冲突的危险性。此外,也尝试不要在自己制作那些插图,虽然那个是其中一个卖点,但是这种加入了自己本身的主观思想,会影响到其他读者的情绪和观点,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受到影响。


结论:


总的来说,公民媒体的崛起是可以跟科技发达画上等号。因为有了科技,民众才可以透过各种管道从收集和传播信息。也因为有了科技,公民媒体的功能也就快与传统媒体画上等号。但是以目前看来公民媒体还是又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传统媒体应该暂时不会被取代,但并不是不会被取代。如果传统媒体还是保留自己那一套的话,不进步,那么传统媒体还是有可能被公民媒体取代的,那个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謝依霖:我看 "忠政快訊"




面子书专业介绍


所谓的公民媒体就是一个或一群非专业非受雇于主流媒体的记者把所看到的新闻、拍到的照片和影片传达给受众。有时称为独立媒体、另类媒体、非主流媒体1。


《忠政快讯》,这个面子书专页在 2011年9月4日开始创立。它的创立宗旨是为了保障国内的新闻自由并希望政府马上停止干预国内媒体的运作,欢迎受众阅读时事新闻,及参与发表对我国时事发展的看法。


《忠政快讯》认为马来西亚的平面媒体必须面对政府许多不利于媒体新闻自由的法令和钳制各媒体的厉害武器。该面子书专页立志可以促请政府马上停止干预国内媒体的运作以保障我国的新闻自由。坚持维护人权、自由、民主和正义。口号是团结人民的力量。该网页共有 75111人赞好,42100人则在讨论该面子书专业。


《忠政快讯》的特点和它所扮演的公民媒体角色


1. 由于马来西亚华人来自不同籍贯,不同籍贯说不同的方言。《忠政快讯》的版主在发贴时也不时采用方言,体现出本地华人多元籍贯的特色。一般的传统媒体都不会使用方言,而是采用汉语。因此使用方言是《忠政快讯》的特点。
例子:有酱的国家政府,真是 “上帝也抓狂”,问你怕未。


2.《忠政快讯》身为公民媒体,因此不易为政府部门控制,它经常把某些不被传统媒体报道而人民又非常关心的新闻告知受众,把人民的知情权和发言权都大幅度提升。相比之下,一般的传统媒体因为受政府管辖,某些对人民有切身关系的新闻都会被封盖而导致人民无法获得所有信息,人民的知情权和发言权也因此而受到限制。因此《忠政快讯》成功扮演监督政府,弥补传统媒体不足的公民媒体角色。


例子: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忠政快讯》报导在槟城有个叫Kamunting的城市,城市里有间拘留所会把某些大胆抨击政府的政治人物、记者和网民囚禁起来。


2005年国际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 Watch)报道该拘留所有警察殴打被拘留者,并且脱他们的衣服对他们做出一些凌辱虐待的行为。该组织抨击大马政府用内安法令控制人民,并讽刺大马政府若不改掉这些违反人权的行为,将难以达到2020宏愿。


这些报道平时难以在传统媒体的报道下看到,所以鲜少人会知道此事。但是《忠政快讯》大胆地把这些新闻告知受众,使受众对政府的一举一动无所不知,成功做到监督政府的功能。


3.《忠政快讯》在报道新闻信息时不时刊登了一些图片以引起受众的注意力,这些图片有别于一般的照片、有些是卡通图片加上文字、有些是风景画加上文字、也有些是照片加上文字。一般的传统媒体通常只会在副刊才会刊登插图,而且鲜少使用卡通图片或风景画,即使使用插图也不会在图片与照片里加上文字。因此使用文字插图是《忠政快讯》的特点之一。
例子: 
该报道是在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发布,借助上述图片反俄对马华。


4. 《忠政快讯》的特点是懂得使用刊登图片之后呼吁认同的受众按 “赞” 或分享的途径探测受众的意见。相比之下,一般的传统媒体只会使用传统的手法如呼吁受众拨电或在网页上留下意见来得知受众的看法。《忠政快讯》使用这种方法不但显得它的版主居有创意性,而且也能更快及明确地探知受众的观点。
例子: 
上述的图片是在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发布,借图得知受众对马华和华教批准关丹独中批文内容的意见。


5.《忠政快讯》公然抨击马华和马华旗下的《星洲日报》,这是一般的传统媒体不会做的事。为了避免得罪政府或政治家,一般的传统媒体都不会公开抨击他们。自从发明了网络之后,公民新闻不但能补充或更正主流媒体的错误,更促进了公民媒体和主流媒体的批判性对话2。而事实证明《忠政快讯》的确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例子:在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的几篇报道中抨击马华,责骂马华是狗官。把《星洲日报》的名字恶意改称《腥臭日报》,并时常批评《星洲日报》。


观点+建议


1. 尽量做到平衡报道,避免偏向任何一方。    
媒体是监督政府实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第四权,身为一个性格成熟的新闻从业员应该尽量做到公平的报道,并且避免偏袒任何一方。受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自己判断事实的能力。《忠政快讯》的立场显而易见经常都是不满国阵而偏向民联,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决定,大选之前为自己满意的一方打气或把自己的意见告知他人也是常事,这是见怪不怪的。但是《忠政快讯》是一个新闻从业员,分享意见归分享意见,在报道新闻时把自己的意见也加进新闻的内容就变得不恰当了。虽然《忠政快讯》是面子书专业媒体,有别于一般的传统媒体,但是如何改新立异总不能把媒体的界线给忽略。


2. 报道新闻应该使用礼貌的字眼,避免使用一些粗俗的字眼。
一个新闻从业员在报道新闻时往往会把自己的性格赤裸裸地展露在受众眼前,媒体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用词。虽然对政府不满,也不应该使用 “狗官” 二字辱骂。第一没有礼貌并贬低身份,政府再错,《忠政快讯》这样一骂就变成是该面子书专业的错。第二教坏受众,媒体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言行举止,受众看完该面字书专业后可能会误以为不满一个人可以 任意辱骂别人,形成不良风气。第三影响受众安全,虽然《忠政快讯》还没因此而被检举,但是万一政府秋后算账,受众在网页上的留言随时会使受众陷入困境。


结论


以前中国的革命派和保皇派来马来亚创办党报以寻求人民的支持,在报道新闻时辱骂另一方,这是在1907年至1909年南洋总汇报(保皇派宣传报)和中兴日报(革命派宣传报)笔战时才发生的事,没有想到2012年的今天居然还有人使用。


公民媒体的产生是为了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传统媒体受控于政府或幕后老板,公民媒体成功摆脱这些操纵,把更多的新闻信息带给受众。


基于公民媒体不曾或鲜少接触媒体的守则,因此大多数公民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都会把自己的意见加进报道中,殊不知这样做是有违一个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如果所有媒体都仿效这个做法,那么受众究竟是在接受媒体的新闻信息或是媒体的观点?一个渗了媒体受众的新闻信息能算新闻吗?如果受众只是在接受媒体的观点而并非新闻信息那么媒体还能算媒体吗?


公民媒体只追求跟自己相同的声音,忽略了和自己意见不一样的声音,这样并没有实行真正的言论自由,却是在把 “自己说给自己听”,成为不实不扣的 “回音室” 或 “资讯虫” 3。


如果公民媒体再不重视这一点只怕媒体的责任会日渐改变甚至被忽略。这个现象只怕不限于发生在马来西亚而是全世界。


参考资料
1 台湾网络公民媒体简介-王昭文(新使者杂志The new messenger 第121期)公民记者力量大
2 公民媒体乐观主义者-Peter Dahlgren, 全球化发展与民主进程研究学者
3 公民媒体悲观主义者-Cass Sundtein, 哈佛大学教授

林奕行:我看 “政治改一改,趣图看一看”




介绍


时代变迁,随着社群网站的崛起,人们将大部分的互联网活动都投入在这类型的网站,如面子书、推特、谷歌+ 等等。这也间接催生了大量的网络公民媒体,不同的是,它们都 “寄生” 在社交网上,并非独立网址的网站。由于主流媒体受到当权者压迫,而网络空间却相对自由及开放,促使马来西亚各语言的网络公民媒体百花齐放。

其中的 “政治改一改,趣图看一看” 便是一家伴随着时代潮流而兴起的华文公民媒体,根据其面子书的 “关于” 页面,它成立于2011年10月16日,至截稿为止共拥有 20,528个 “喜欢”。另外,其面子书专页也自称它是把政治课题和图文融合,让读者以另类的方式来关心政治,也欢迎转载经加工处理的图文,不追究版权课题,而管理员人数则不详。此外,其专页还置入了 “排行榜”、“聊天室”、“新闻” 和 “投票” 的插件,能够促进网民和读者的参与度。


特色


公民媒体的类型繁多,在报导的范围上可被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和世界性三大类(《全球崛起的公民媒体》,第26页)。基本上,“政治改一改”是属于全国性的,因为它发表的图文课题范围以马来西亚国内为主。


同时,它也是自主型的公民媒体(《全球崛起的公民媒体》,第29页),说明管理员的编辑自主程度高,可自行选择图片以进行加工处理,包括置入批判政府的字眼等等,而且无受到任何形式的打压;它在发布前所选择的文字内容多数转载自其他网络媒体(如:《当今大马》、《独立新闻在线》等等)或本地主流媒体的网站。大多数的文字内容所搭载的图片则未列明出处,只有少数的图片有注明来源。由此可见它的自力报导程度偏低,就连它的 “428大集会” 的图集都是取自《当今大马》的。


以下图片便是个例子,它经过编辑后置入了一些字眼,但其文字内容和图片的出处不详。

图一:发布于7月31日,晚上9时47分,图片及内容的出处未明。


整体上来说,“政治改一改” 是一家以编辑和修改图片为主的公民媒体。


基本功能


“政治改一改” 在报导非政治性新闻时,会相对的温和些许,它特意放大社会课题,如罪案类型的新闻(8月1日,晚上11时14分发布的图片 “闯霸市抢金店,6匪40秒夺1万金饰”),先不谈隐性目的,最起码它旨在提醒大众读者对周遭事物要多加留意及小心,因而发挥了公民媒体应有的功能。至于隐性目的可能在于制造读者对警察的不信任感。


该专页也积极发布网友们提供的题材,譬如网友 Choon Meng 提供关于刮刮乐集团出没的消息和照片,经过专页管理员的编辑,在照片上注入了 “刮刮乐集团合法化?竟可长驻怡保霸市一周年?执法单位在睡觉吗?”,再经由读者们的分享,也符合了公民媒体收集与传播的角色和功用。

如何影响民主?悲观主义说


公民媒体本应该秉持公正报导、不偏不倚、客观的精神,并且关注主流媒体所忽略的心声,最后使无党派的公民社会崛起,形成一把不可忽视的声音,以达致制衡的功用。不过据现实来看,这条路还很遥远......


a. 倾斜的报导
乍看 “政治改一改” 所发布的图文内容,不难发现大部分都有政治倾向的,只报导对在野党有利的资讯,同时也将具有讽刺性的字眼置入图片内,以让读者直接对执政党产生负面想法。譬如它最近推出的 “政治领袖瞧一瞧” 系列,目前已来到系列四,从纳吉、慕尤丁、黄燕燕,到最新的蔡细历,人物清一色只针对国民阵线(执政党)的领袖。


其中系列三是旅游部部长黄燕燕,发布于7月31日,下午3时45分,该图片里的 “黄燕燕” 被特意改名成 “黄厌厌” 这种含有贬义成份的字,数颗门牙也被涂成黑色,再来就是将她的脸移植在两名性感女郎的脸上,外加几句她早期说过的话:“拉Bag窃案多!要买那种一拉就断的Bag”、“我讲山埃没有毒” 和 “性感睡衣”。


有些则是间接性的,例如在8月1日,晚上9时22分发布的一张汽车内部的图片,写着 “车内拥有盗版,罚款400”,这会引发读者对警方和内政部的批评。以上两个均是对国阵不利的例子。


另一边厢,人民联盟则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待遇。7月31日,下午9时6分,“政治改一改” 发布了一幅槟州港口的图片,并附上州首长林冠英紧握拳头、面带笑容的照片,图片下方阐明:“让槟州人民自己来决定,是否赞成槟州港口私有化”,这颇有试图塑造他为伟大的 “救世主” 之嫌。


试问以上的做法对民主有何帮助?此颇为不平衡的报导方式不但无法促进国家民主的发展,反而造成反效果,读者永远只接受到一方的正面资讯,以及另一方的负面讯息。民主的其中一项前提是,接受双方正确的资讯,让人们自己判断对错,显然的,上述的举止只会使民主停滞,甚至倒退。


因此,它应该加以平衡报导,减少对国阵的消极式报导,增加对民联的批判性内容,这样方能让读者看清双方的好与坏,还可针对某课题进行辩论,这才能分辨是非,读者不致于盲目地支持某个政党。


b. 相同立场资讯的来源
如今的资讯爆炸的时代,随手可得,但问题在于读者不喜欢搜寻讯息,而是通过媒体来获取资讯,即方便又省时,可是这堆讯息都经由媒体的筛选,它们的立场往往控制了讯息来源的类型。读者们又爱阅读与本身拥有相同想法的资讯。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 Cass Sunstein 的论点,此现象被称为“回音室”,即观点相同的读者聚在一起,接受着同样性质的资讯。


看看 “政治改一改” 的面子书专页所“喜欢”的其他11个专页,其中6个专页的特质雷同,分别为 “当今大马”、“廉明新政”、“我们全力支持民行”、“柔佛要改变”、“廉政资讯网” 和 “我的甘榜,由我做主”;3个是新闻媒体专页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星洲日报大北马”、“光华日报”;其余的两个专页“ALAMT” 和 “CooLED” 是关于音乐和科技的。可见反政府声音的比重之大,也反映出这家公民媒体的政治倾向。


与此同时,读者们的留言也是一致性的,7月30日,下午3时零2分,该专页上载了一张图片,显示两个人正在燃烧国阵的旗帜,而背景正是布城首相署办公楼,图片上方写着“国阵你完蛋了!”。读者的留言性质也是一样的,如:“因果报应”、“最好玩完”、“In The End” 等嘲讽性的回复。


上述例子完全符合了 Sunstein 教授的 “自己人说给自己听” 说法。所以,专页的管理员在事先筛选图片题材方面不应该有任何的标准,题材的来源必须多元化,自然而然便能吸引不同的读者群,增加 “喜欢” 专页的人数,当一个全民的公民媒体。
建议


“政治改一改” 面子书专页的 “投票” 插件如同虚设,里头都是一些来自台湾的繁琐议题,管理员应该重组所有的插件,将该有的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比如说直接在面子书专页设立投票的问题,这样才能让读者更容易留意到投票处,提高读者的民主参与度。另外,它的 “新闻” 插件也必须报导本地的新闻为主,而不是台湾的消息。


结论


整体而言,马来西亚的华文网络公民媒体的还处于开发阶段,素质偏低,追根究底,问题就出在公民教育方面的不足,一些公民媒体转载他人新闻内容时竟然不会注明出处,这与盗窃他人作品没两样,就像 “政治改一改”,看得出该专页的管理员是业余的,加上粗俗的表达方式,只会阻碍公民媒体的健康发展。总之,公民媒体幕后管理人的教育和文化水平,需再提高,以减少辱骂文化,进而提升公民媒体的发展层次。



Sunday, 15 July 2012

葉思盈:我看韩江电视新闻中心




媒体介绍


韩江电视新闻中心(简称HCTV中心)是由韩江学院所创办的网络媒体,于 2006年10月28日恭请槟州首席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博士主持开幕典礼。团队阵容由资深报人、讲师及学生组成,共分文字新闻组和影像新闻组,让韩江学院 的大众传播系学有机会生参与制作电视节目及采访新闻。


韩视新闻中心的文字新闻除了刊登特约撰稿员定期提供新闻或评论稿,也转载一些 精选的新闻稿及其他稿件。此外,韩视新闻中心也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团等建立关系,以便掌握更多的 新闻资讯,充实网站的内容。资深报人和讲师将会指导并带动韩江学院大众传播系的学生参与新闻采访工作,为韩视新闻网撰稿。影像新闻的部分则是通过讲师指导,运用电视台、摄录制作和新闻播报系统所制作的。这个网络媒体为韩江学院大众传播系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平台,训练学生成为新闻 主播、记者、编辑、摄影师、录影师、录影剪接人员、节目制作及主 持人等大众传播人才,为他们将来投入社会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媒体功能


韩视新闻中心的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 “三功能说” 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在刊登新闻和讯息,报道最新最近及任何发生过的事情时,其实媒体已经在进行传承。媒体在报导新闻时把前人的知识,经验及智慧都记录在讯息里头,当这些讯息传达到受众,并被受众接受以后,受众就会把所接受的讯息与身边的人分享想,把社会遗产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媒体采访并播出前浮罗山背马共领袖,黄源茂 《纪念合艾和平协议》20周年的采访片断,让年轻一代认识和了解这个标志着我国从战争专为和平的历史转折或拐点,转入和平民主斗争的新时期。


韩视新闻中心符合了赖特的 “四功能说”。环境监视部分,该媒体收集来自内部与外部的消息,并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政经文教和日常所需的信息。韩视媒体在报导一位陈氏老妇遇攫倒地无人救的新闻时,同时警戒人们在事发地区附近要随时注意安全,因为该地区经常发生类似案件。媒体也报导老妇遇攫后昏倒在地,但因路人视若无睹而导致死亡。


韩视媒体也做到了解释和规定的功能。媒体在提供新闻时,并不纯粹告知受众最新和最近的消息,而是在新闻里头加以解释直接和间接导致事情发生的因素,同时也提示人们在发生同样的事件时应该采取怎样行动和反应。韩视新闻中心报导指出,选委会主席阿都阿兹表示,选委会目前正在草拟修改相关的条文,以便允许海外公民投票。媒体告示海外公民必须在国会解散前算起的5年内至少回国一次,以确保在投票前,能了解我国的政治状况。提示海外公民回国了解我国的政治状况并参与投票活动。


韩视新闻中心有个 “智慧宝盒”,提供资讯及知识,符合了赖特 “四功能说” 的社会化功能。社会化功能是由媒体传播知识,价值和行为规范,让受众学习融入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及懂得人与人的相处以免与社会脱节。“智慧宝盒” 有许多小故事,故事记录着全球发生过的事情和一些民间小故事。韩视媒体利用这些小故事,让受众在接受故事内容时,同时消化故事中的提示然后或用在日常生活里。


此外,韩视媒体也提供了娱乐讯息,让受众接触软性咨询,以便放松心情,适合休息时阅读。媒体不可能永远只传播硬性新闻资讯,软性新闻及资讯对受众也一样重要。适当地利用软性手法报导某些新闻可以让受众更容易吸收新闻内容,同时适合华文程度不高的手中阅读。韩视新闻中心有个 “乐在其中” 的网页,期望也提供了许多冷笑话,这些冷笑话都利用卡通,漫画及对白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 “怒怒与阿呆” 的笑话居多。“怒怒与阿呆”主要是个脾气暴躁的鸡蛋与朋友的对白,两者常常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并慢慢地从讨论变成争论和吵架,到最后又莫名其妙的方式结束话题,让人看了不禁会心一笑。


韩视新闻中心,是由韩江学院所创办的,他们除了报导由有经验及专业人士的新闻,同时也刊登了许多学生作品。因为韩江学院的主要科系是大众传播,所以网络上所报导的新闻都有一定的水平,绝不差于报纸上的报导。此外,韩视媒体也非常鼓励学生参与新闻工作,吸收经验,以便做好心理准备踏入社会。



謝依霖:我看新聞最前線




前言


进入科技发达的21世纪,媒体向受众传播信息的方式亦随着增加。除了报纸、杂志、电台、电视之外,现在媒体可使用电脑网络来向受众传达信息。


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上的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往往容易受到政府限制他们所报道的新闻,而网络上的媒体在这方面比较少受到政府限制并且拥有更多报道新闻的自由。


我所选择的网络媒体是《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




该网站的发布日期是在2010年8月25日开始。2012年2月27日和《常青台网络电视》的新媒体平台CQTV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012年4月28日,凭着428前线现场直播报导突破10万人数。


《Facebook news新闻最前线》所发挥的华文媒体作用及功能
     
例子一:2012年7月7日(星期六),《Facebook news新闻最前线》分享了一篇有关安顺三民独中的独中生为了募款筹建学校,不惜跨洲到各地义卖学校的固本。该新闻报道后,许多受众纷纷提出对这篇新闻的看法。


在报道这篇新闻时,《Facebook news新闻最前线》做到了拉斯韦尔 “三功能说” 中的环境监视功能、赖特 “四功能说” 中的环境监视和社团连系之一的反映华人社团的需求。该网站发觉独中建校时所遇到的窘境,并大胆质疑政府当初承诺不会忽略华社的需要,如今为何会发生这种事呢?


《Facebook news新闻最前线》做到了拉斯韦尔 “三功能说” 中的社会协调功能、促进华人团结和社团联系之一的报导华人社团的新闻,该网站报道这篇新闻成功让更多人民了解独中生的惨况,并且发起团结华社的功能,使华社的力量更加壮大。
经过这篇报道,许多曾经怀疑他的真伪性的人民和需要人民支持的独中双方才能有个良好的沟通与避免某些不必要的误解。
该网站在报道这篇新闻时做到了拉斯韦尔 “三功能说” 之一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和文化传承中的传承民族文化。这篇新闻协助把独中需要募款的消息传送给受众,使更多人民筹款帮助他们。相对的,独中的发展会更好。


《Facebook news新闻最前线》做到赖特 “四功能说” 中的解释与规定。当该网站察觉有的安顺三民独中的独中生为了募款建校,在晚上十点还在外向人民兜售固本之后,《Facebook news新闻最前线》不忘提醒该独中的校方和老师在募款的同时应注意独中生的安全,而独中生自己也要小心,尽量不要在夜晚贩卖固本。


该网站做到了拉扎斯菲尔德与墨顿说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经过《新闻最前线这项报道后,众人对独中的需要和所遇到的困难更加了解,也更加关心。


对于该独中校方放任独中生在外洲募款的行为,《Facebook news新闻最前线》认为该独中有忽略独中生的安全问题的嫌疑,因此把安顺三民独中事件公诸于世。此举符合拉扎斯菲尔德与墨顿所说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该网站传播马来西亚华人信息,为华人提供了新闻信息。
例子二: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分享了一篇关于2012年7月12日(星期二)凌晨有个60多岁的老妇人在槟城被攫夺匪打劫,受伤倒在地下。有五个路人经过却视若无睹并迅速离开现场。最终有个老翁见了,他再旁人帮忙下报警并把老妇人送去医院。到医院8小时后,老妇人终告不治。


《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在报道这项新闻时发挥了拉斯韦尔 “三功能说” 中的环境监视功能、赖特 “四功能说” 里的环境监视。这些路人见死不救的行为实在是冷血无情,该网站把这个新闻报道出来可以让社会上的人民谴责他们,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


除此之外,《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也发挥了赖特 “四功能说” 中的解释与规定,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该网站也在解释五名路人的做法是错误的,同时该网站规定了看见别人受伤倒地旁人应该出手相助。


《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发挥了赖特 “四功能说” 中的社会化功能和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该网站除了解释见人又难应该两肋插刀,见义勇为的去协助他人之外,其实也是通过将五名路人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而唤起大众的谴责,把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使他们下次不敢再重犯。


个人观点与建议


我对于《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所刊登的民意问卷有点异议。该民意问卷试探受众对于林冠英和蔡细历所提出的政策看法,我认为《Facebook news 最前线》的受众回答观点是毫无疑义的,因为受众对二人的政策看法并不等于二人的政策是对群众有益或无益。谈论这些课题感觉有点像问人赌场下一局将会开大或小,多此一举。


至于该网站在2012年7月9日(星期一)所提到的国阵散播民联的谣言,我个人认为这只是《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对于国阵的猜测。该网站提出安华招妓的个案虽然经专家鉴定,但是警察只是说明照片未经移花接木,并没有说照片中人确实是安华。《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认为这是国阵为求在大选中胜利而设计陷害民联形象的阴谋,并在网络上分享。
在还没有证据之前我认为《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不该在网络上大肆评论,因为一个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应该保持中立,避免把个人情绪或意见带进报道中,而且没有确实的证据更不该妄加评论。我相信冷静地报道与分析新闻,《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的发展将会更加好。


结论


《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是个很成功的网络媒体,它有许多受众,最难得的是它做到留意四周的新闻更新,成功把新闻信息传达给受众。除此之外,它也为受众分析每一个新闻,使受众更了解每个新闻的故事。


如果《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在为受众分析新闻时少一点个人意见,多一点留给受众自己去细想的空间会更好。受众有时需要旁人解释才知道每个新闻背后的故事,但是该网站只需要分析每个新闻就好了,受众经过它的解释之后可以自己分析谁是对谁是错。那么该网站就成功把信息传达给受众也已分析了新闻的内容,而且也做到了不左右受众的一点。



林奕行:我看佳禮論壇





介紹


佳禮中文論壇(簡稱 “佳禮”)始於1996年,起初為一家搜索網站,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本土搜索網站的開山鼻祖,後來漸漸淡出搜索業務,專注於論壇的發展。佳禮是我國最早創立的中文網站之一,如今已是我國最大的在線論壇社區,其官方面子書 註明擁有超過80萬名註冊用戶(包括華裔及巫裔),而每月則有超過200萬名獨立網民的瀏覽量。


作為一個網絡分享平台,佳禮並不提供內容,全由註冊用戶自行發貼和回复。不過近年來受到社交網站興起的影響,流失了部分用戶。為了吸引用戶回流,它提高了內容質量,它開始與平面和網絡媒體(《當今大馬》和《獨立新聞在線》)合作,轉載夥伴們(《光華日報》、《中國報》、《東方日報》等等)的新聞及專題(《聯合日報》),此舉顯示佳禮在保留論壇功能的前提下,正慢慢的朝向新聞聚合網站發展。





功用


佳禮的存在也對我國社會發揮了一定的功能與作用。第一,論壇的本色就是收集和分享社會資訊,讓瀏覽者接收日常所需的多元信息,而且是用戶自發性分享的,比如在 “國內時事” 版塊的 “马来女教师高喊 ‘回国论’” ,是由用戶轉載的。當然,經歷革新後,佳禮本身也轉載他報的新聞,使得內容更為豐富充實,譬如由《東方》提供的新聞“发展蓝图4目标 催谷中小型企业” ,版塊在 “佳禮每日新聞”。以上例子都顯示了瀏覽者能夠直接通過論壇來獲取新聞信息,非常方便。


所謂 “論壇” 就是對某個議題進行解讀、辯論、討論、分享意見的地方。與一般網絡媒體不同,論壇的模式是雙向的,參與度會比網絡媒體來得高,用戶在論壇發了新貼,若瀏覽者對其內容有所意見,也能提出疑問,發貼者有必要加以解釋,以釐清疑問。在佳禮的 “經濟、文化、教育” 版塊,一名用戶發表了原創貼子 “我給四個理由來說明不要提倡孝道” ,發布者認為只要做個好父母,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會孝順他們。其他讀者對此反駁了前者的觀點,說明若沒有孝道,就難保社會的穩定性;西方人不提倡孝道,因而造成親子罪案,弒父母的案例層出不窮。


由此可見那些回貼者的另一種身份是社會協調員,負責灌輸和引導思維予瀏覽者,也因 “真理越辯越清” 這個道理,讓瀏覽者自己判斷是非,引導瀏覽者必須以中立思考去看待某個事物和議題。佳禮也設立了 “熱點討論” 這個單位,從論壇中挑選熱門課題如 “老婦遭劫奪跌倒    5路人經過見死不救”   再加以討論,這可以激發讀者的想像空間,對讀者的思維提升絕對是有幫助的。


除了較嚴肅的新聞,佳禮也提供大量娛樂、消遣、藝術、文學的細分版塊來對不同的話題分類,如:“美食烹飪”、“旅遊休閒”、“資訊科技”、“影音娛樂”、“醫療保健”、“愛車專區” 等等。佳禮的話題幾乎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周遭的事物,滿足了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求。事實上,論壇上被用戶分享的話題範圍會比社交網站來得更廣泛,因為省去了 “個人狀態” 的信息,而且根據瀏覽者們所喜愛的話題分類,一目了然。


佳禮也是傳承華人民族文化的平台,一些用戶常常發布關於語文、文學、服飾等類型的貼子,對文化傳承感興趣的用戶可直接瀏覽獲取資訊。譬如在 “人文空間” 這版塊,有些造化好的用戶自創了詩詞,“桃園結義樂融融,劉備立志要成龍,結果鬱鬱不得終。” 這是一首的 “三國打油詩”,簡單至於也能夠將民族文化發揚。最有趣的莫過於 “中文天地” 的文字接龍遊戲如 “華語接字” ,用戶在玩此遊戲時能激發腦力,有時候能加深對那些已生疏的字詞的記憶,在對話時可以使用,這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個人觀點及意見


由於大批用戶轉投社交網絡的懷抱,奈何如今的論壇已江河日下,各種負面的因素正在弱化佳禮論壇,一些版塊如 “國內政局” 已被親某某黨的支持者騎劫,頻頻發表偏幫某一方的貼子,而版主也無可奈何,因要尊重言論自由。再說,以匿名的方式發表具有煽動、誹謗和誣衊他人的貼子更讓版主難以捉摸,刪了一個貼,又來一個貼,永遠沒完沒了。


因此,佳禮有必要加強用戶的認證,例如以送積分和用戶等級的方式來鼓勵新用戶以真實姓名註冊,此舉能夠提高貼子的素質。只是因為在表明身份的前提下,用戶比較不敢亂寫東西,間接改善內容質量。


此外,佳禮有個條規是做得不錯的,就是禁止用戶使用華文之外的語言來發帖,一旦發現,版主有權力刪除該貼子。這是要確保佳禮中文論壇不會變成外語論壇。眾所周知,大馬華人愛用英文打字,尤其在面子書等社交網站,就算懂得華文,可是依然偏愛用英文,他們認為使用英文比較方便,而且更快速。而佳禮的這些條規對於保存華文論壇的特質來說起著一定的作用,至少它仍然是個以華文媒介語為主的論壇。


令人遺憾的是,近兩年一些新用戶似乎不懂這些條規,頻頻以英文來發貼,其他知情的用戶又沒提醒,因而導致越來越多英文貼子的現象,讓人擔憂。再者,一些用戶為了節省時間,打好貼子後也沒多加檢查就急著發貼,造成錯別字一大堆,一些貼子的內容令瀏覽者摸不著頭腦。因此,佳禮得設立更嚴格的審核條規,包括對發錯別字的用戶發出提醒,而不是完全置之不理。


結論


佳禮論壇成立至今將近16年,期間或許目睹了其他論壇的迭起,但它無坐以待斃,做出轉型引入新聞合作夥伴,所以依然紮實的生存了下來。我們看到佳禮論壇已加入社交插件,目的就是為了把社交網絡的用戶拉回來,但還做得不夠,起碼佳禮的面子書專頁的人數不多,因為那裡有更多競爭對手,人們會忘了佳禮。


簡言之,倘若它能夠提高非新聞內容的認證度,或更積極的減少用戶的錯別字,那對一家全馬最大的中文論壇來說,無疑是有幫助提升形象的。一旦質量提升了,部分用戶自然回流,對文化傳承、傳播新聞、團結華人等等功能必有積極的影響。


黄馨怡:我看嗨搜影




媒体介绍


嗨搜影(HISOING)是本地华文网络媒体,透过即时新闻、专访、资讯分享、主题分析、自制节目,以简练有力的画面及文字。在娱乐圈方面有最新趣闻、明星俏皮面、精彩演唱会;生活上踏足深度的品尝与休憩;旅游中发掘也别有洞天。在商讯与购物频道,为大家精挑生活上的良品,视频、照片、文字,三管齐下剖开产品的每一层面,深入了解产品的特色。活着的感动,在于有能力付出与贡献。嗨搜影特打造关爱频道,与大家携手积极地推动关爱社会的善念,助他人一把。嗨搜影也在面子书设有专页,带给大家更多的方便。在生活上感到忙碌?嗨搜影让大家享尽各方面的软性资讯,让受众放松自我,活得更精彩。




媒体功能应用


1. 提供娱乐信息
大众传播的内容并非全部都要是务实的,不能只接触 “硬信息”,“软信息” 也是被需要的。有一些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如文学、艺术、消遣和游戏等。嗨搜影提供各方面的娱乐、休闲性内容。让一个星期都没时间看娱乐新闻的大家,“娱周大事记”,能让你一次看够整个星期所发生的浓缩版娱乐新闻。在 “生活” 这一块,包括了介绍美食、有特色的大马旅游景点、时尚、有奖游戏,让嗨搜影的支持者通过游戏,赢取奖品。在除此之外,还提供各方面的商业资讯,如:家电,美容,活动促销等。


2.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任何一种意见、商品、人物、组织或活动,只要获得媒体的报导,就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嗨搜影常报道海外艺人来马或是本地艺人所进行的活动,并附上影片,让整个信息内容更加容易吸引观众。艺人通过被报道,提高知名度,让受众知道艺人最新的近况。嗨搜影会介绍新推出的电子产品,报导各种产品发布推介礼,或是些提倡环保的活动、各类的比赛。


3.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媒体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唤起普罗大众的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从而起强制遵守社会规范作用。在《专题》这块,嗨搜影有一篇 “免费拥抱  不要虐待” 有关虐待小动物的报导影片。近期在网路上都会看到动物被虐待的影片,嗨搜影想借着这则报导提醒大家,小动物的生命也需要被尊重,也别对街边流浪的猫狗拳打脚踢。把网络流传的虐待动物影片穿插在报导里,告诉大家动物需要人类的拥抱,而不是虐待。


4. 传播当地华人消息
国际大事固然重要,但华文媒体更该关注当地华人所发生的事情媒体。新闻价值中,“接近性” 指的是有关新闻必须更接近受众,包括地理、心理、精神、文化等。嗨搜影报导大马文化节的新闻,文化节特别增设华人电影展,邀请本地民众参加短片大赛。还有各类的比赛及活动详情,可通过嗨搜影得知。让本地华人民众能与时并进,参与其中。


5. 提升海外华人形象
文化的传播让中华文化传播开来,推动文化交流与互动,让世界其他种族更了解中华文化,了解华人,从而改善海外华人形象。华文媒体扮演着沟通的角色。可以让异族更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让华人更了解异族文化。会华语的异族同胞能看看华文媒体的报导形式,也可以通过华文媒体知道华人发生什么事。嗨搜影有时会报导一些节庆,例如端午节。异族同胞看了,可以知道我们是怎样过节日的。


个人观点与建议
    
嗨搜影可说是本地少见,比较着重娱乐新闻的一个网络华文媒体, 这点我还满喜欢的。新闻附有影片,让整个新闻更具有真实感,更活泼。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比较喜欢娱乐新闻。再加上现在年轻人的多数的时间都是对着电脑上网,只要点击嗨搜影的网站,又或是赞它的面子书专业,就能知道很多的娱乐新闻。还有一点不错的是,嗨搜影也设立有奖游戏的环节,但只限定会员才能参加,让支持者能获得一些回报,增进与支持者的联系关系。
    
但在立场方面,有点不够鲜明,偶尔会报导像是苏丹街被拆或净选盟的事,有点比较严肃的感觉,就是突然地穿插这种新闻有点奇怪。因为向来都是走娱乐、轻松的路线,东碰一点,西碰一点,显得有点不专业。建议一周或是一个特定期间,报导一些值得本地华人关注的事,不然就专攻娱乐信息这一方面就好。
    
嗨搜影可以多做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这平台。身边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嗨搜影,就算有看过所报导的新闻,也不太会记得 “嗨搜影” 这个名字。采访记者的旁白,语音咬字可以更清楚、专业一点。尽量减少讲话式旁白,避免加入自己独特的口音,以让人们可以更清楚明白内容在说什么。在 “专题” 的那部分,没有定时的更新。建议可以在一个月或两个礼拜,做一个当时所流行或是人们都必须关注的专题。


结论


现代的人们都过着忙碌的生活,偶尔也必须让自己放松一下,暂时不理 “正经” 事。嗨搜影这个媒体提供了娱乐信息,而不是一些令人难消化的硬信息。网络媒体不像报纸需要花钱订阅,就能阅读到新闻及资讯。娱乐新闻较多受众是年轻人,尤其现今科技网络的发达,更能够吸引年轻一代的受众。视频新闻,让没有办法到现场的大众们,看到报导现场的气氛及内容,让受众更有兴趣点击来看。


嗨搜影不只是单方面的提供消息,还透过有奖游戏跟支持者互动。嗨搜影也不只提供娱乐新闻,在科技产品、美容、健康、美食、旅游,生活上的点滴都有所介绍。有时也会探讨一些课题,并借此教导大众如何去行动,提高人们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健康的风气。嗨搜影算是本地不错的娱乐资讯网络媒体,希望能有更多人通过这平台获取消息。





鍾文殷:我看常青台





媒体介绍


 “常青网路电视台” 定于2011年4月20日,由 'Evergreeniptv’ 正式改称为 “CQTV”。“常青网路电视台” 于2007年由常青集团成立,也透过常青集团旗下的光纤通讯工程有限公司的配合,善用其快速的光纤网络宽频,进行多项网上现场直播节目。


CQTV也是马来西亚首家中文网络电视台。CQTV除了报导国内外新闻外,还增添了许多新节目来吸引时下的时尚男女。例如:报道饮食、时尚靓点、旅游趴趴走、科技资讯、递送炙热娱乐等等。




媒体功能应用


1. 为华人提供新闻及传播当地华人信息
传播华人消息,是华文媒体最重要的作用与任务。由于华文媒体的受众大多数是华人,因此必须传播跟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消息,才能获得华社的支持。CQTV的节目提供马来西亚国内时事新闻给当地华人,不但让当地华人掌握国内的时事新闻也同时向他们传达政府各种政经文教政策。除了国内新闻,也会网罗世界各国的新闻给受从知道,让受众也了解世界发生的各大新闻。此外,CQTV也会报导当地华人信息,如报导有关华社和关系到华人利益等的新闻,不但为华人提供新闻同时也传播着当地华人的各种信息。


2. 提供娱乐及服务休闲信息
除了报导国内外的各种新闻外,CQTV也扮演着提供娱乐及休闲信息的华文媒体。CQTV提供的节目如“汽车先索”“ 过足戏影”“ 旅游趴趴走”“  艺谈星事”“ 报饮报食”等的节目。这些节目能达到娱乐消遣和放松的效果,这类的节目内容多样化,不但增加媒体的活泼度,也吸引更多年轻一代收看节目。


3. 报导华人社团的新闻和反映华人社团的诉求
华文媒体成为华人社团的思想宣传工具,华文媒体有责任报导华人社会的新闻,反映华人的意见诉求和精神面貌,以便为华人争取民族权益不让华社权益被剥夺,与此同时也促进华人社团之间的联系。在面对不平等对待时,勇敢站出来替华人说话时华文媒体的责任。CQTV报导的新闻中就包括报导有关华人社团的新闻及反映华人社团的诉求。如CQTV报导马华、华教或华人社团乡团商团等的新闻。


4. 促进华人团结
华文媒体扮演者鼓励华人团结、维护华族权利的角色。在马拉西亚多元种族的环境下,华族占得人口比例不多,因此CQTV报导许多关于华人的新闻,这会让华人感到亲切和产生共鸣也将会让华人更加团结。华人要团结起来,才有力量保护自己族群的力量而不是自相残杀,这样也可以避免族群的权益被其他人剥夺。


5.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媒体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唤起普罗大宗的谴责,将违法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其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CQTV报导的社会新闻,如犯罪、犯法等社会新闻。报导这些新闻就尽到强制社会规范的责任同时也监视和监督着整个大环境社会。


6. 提高华人形象
华文媒体扮演者沟通的重要角色,不仅让异族同胞更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让华人更了解异族文化,把偏见减到最低。CQTV是马拉西亚中文网络电视台,因此它也扮演着提高华人形象的角色。透过传播各种和华人有关的消息,在华族间起了文化传承的作用如传承语言、风俗文化等。在异族间起了文化传播的作用,让其他种族能更了解中华文化,了解华人,从而改善华人的形象。


个人观点与建议


我认为CQTV这家本地网络电视台基本上办的还不错,在提供国内外新闻方面做的挺好的。本地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新闻网站不管是正规的报社新闻网站还是网络新闻网站,多数是以文字报导。而CQTV是一家网络电视台,因此提供的是网络电视新闻。对于一些懒惰看文字但又想知道新闻的人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CQTV提供的网络电视新闻比起一般只看文字的新闻来的生动、活泼及更具吸引力。


除此之外,CQTV还提供了其他的节目包括一些娱乐休闲等较轻松的节目。这类型的节目能达到娱乐消遣的功能,而且这类节目也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一代收看CQTV这家网络电视台。CQTV在大体上办的有模有样的,节目类型和内容都蛮丰富的,可是我觉得还不够普及化,知道这家网络电视台的人还不是很多。这可能是在宣传方面的问题,可能是宣传做得不足还是没怎么宣传。我觉得这点有待改善,因为其实这么一家网络电视台,其提供的节目也很丰富但却没什么人知道的话,有点可惜。现在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少看电视节目了,但他们却常接触网络,因此这么一家网络电视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收看的。如CQTV的“有奖U”这个项目,将会送出电影戏票和专辑等,这样的活动是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但是由于不过普遍,就很少人能接触到这么一个不错的网络电视台,会有点浪费这么好的资源。

如果要改善的话,CQTV可以加强在宣传方面,让更多人认识、接触和了解它。如在网络上宣传或举办一些宣传活动等,增加它的知名度和打响名声,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存在。CQTV也可以增加娱乐性方面的节目,如制作更有趣和贴近年轻一代的节目,来增加年轻的受众和得到支持。


此外,我个人蛮喜欢CQTV的视频新闻,因为主播和报导记者的咬字发音等听得很顺耳,这方面挺好的,可以不看文字就可以清楚的听到新闻内容,这也是网络电视的好处一样。


总结


CQTV这家马拉西亚中文网络电视台是一家不错的华文媒体。它不仅为马来西亚华人提供新闻及传播当地华人信息、提供娱乐及服务休闲信息、报导华人社团的新闻和反映华人社团的诉求也促进华人团结。同时它也监督及扮演着规范强制整个社会以及提高华人形象的角色。它充分地发挥着其华文媒体的作用,传播着我们的文化以避免我们的文化被抹杀和淹没,与此同时也让马拉西亚的中华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下去。CQTV的成立让更多马拉西亚年轻一代的华裔接触华文媒体,也为马拉西亚华文媒体的发展及推广尽了一份力量。CQTV这么一家中文网络电视台的加入也增加马拉西亚华文媒体的竞争力,有竞争才能有更好的进步,使马拉西亚华文媒体未来能发展的更好。



王楨瑩:我看嗨搜影




媒体介绍:


嗨搜影(HISOING)网站是一个马来西亚原生华文网络媒体。这个网站每日为读者提供最新的本地与国外的娱乐新闻。嗨搜影除了提供丰富的娱乐与休闲生活资讯以外,也提供商业资讯。嗨搜影也有自制网络视频节目,还有环绕不同主题的特辑等,为读者带来更多娱乐,放松自我,让生活更加精彩。




嗨搜影(HISOING)的作用与功能:


嗨搜影(HISOING)网站身为本地华文媒体,充分发挥着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与功能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嗨搜影发挥了传播当地华人信息的功能。传播当地华人信息的功能指的是华文媒体必须关心当地华社发生的事情,肩负重任报导及传播跟华人有息息相关的信息给当地华人。嗨搜影除了有提供中、港台与欧美的娱乐新闻以外,它主要还是报导和传播本地中文娱乐圈的新闻。这个网站特别重视本土的娱乐新闻,这个网站的娱乐新闻主页大多数都是本地娱乐新闻。这个网站还有特别在『娱乐』主页设立一个栏目叫《我最独》 ,里面全都是本地中文娱乐圈的新闻。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嗨搜影有传播本地华人所需要知道的信息,因为本地中文娱乐圈的新闻较贴近本地华人。同时,嗨搜影也发挥『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它广泛报导本地艺人的新闻,让本地艺人获得很高的知名度与社会地位。


嗨搜影也发挥了提供服务休闲信息的功能。这个网站透过《生活小学堂》和《一周豪吃》为大众提供服务休闲的信息。《生活小学堂》是嗨搜影自制的生活资讯特辑。这个大约1分钟的网络视频节目每集会邀请不同的本地艺人来分享良好生活知识与习惯、教导大家如何生活过得更好,帮助解决民众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例如:本地偶像团体东于哲在2011年12月6日的《生活小学堂》中,跟大家分享保持精力充沛的小秘方。另外,《一周豪吃》是嗨搜影的『生活』主页里的一个美食指南专栏。《一周豪吃》为大众搜罗好吃的地方、图文并茂介绍每个美食据点,带大家吃尽全马美食。不论是东西方的美食佳肴,或是充满本土风情的传统小吃,民众都能在这里找得到。
嗨搜影也发挥了提供娱乐信息的功能,同时也发挥『赖特 “四功能说” 1959』里提供娱乐的功能。嗨搜影网站里的内容占一半以上都是娱乐性的。这些娱乐消遣类的 “软信息” 都是 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阅读或收看。这个网站透过《娱周大事记》和《娱乐最 Live》视频提供最新的娱乐新闻,还有介绍最新的电影,让大众掌握到最新的娱乐资讯。嗨搜影也自制了很多娱乐性节目特辑,如:《我爱 Pasar Malam》。《我爱 Pasar Malam》里的主持人带大家到大马各地的夜市,介绍当地夜市的美食与小吃。主持人喵喵林静苗和谢嫣薇也以搞笑的方式及本地华人最新熟悉的 Rojak式华语来主持这个网络节目,带给大家欢乐,从而达到放松的效果。除此之外,嗨搜影网站里也有很多有奖游戏让大家参与,游戏奖品包括电影戏票、演唱会入门票、现金礼券和唱片专辑等,发挥了提供娱乐的功能。


嗨搜影也发挥了传承民族语言与文化,同时还有『拉斯韦尔 “三功能说” 1948』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嗨搜影以华语为媒介语把信息传达给大众,它所自制的节目的受众都是以华人为主,目的是要传承华族语言。虽然嗨搜影所自制的节目、专题及专访所邀请的艺人、主持人或受访者有时候会说 Rojak式或不标准的华语,但这样能让华裔受众感到亲近感。同时,在本地华社面对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嗨搜影网站至少有扮演了华文媒体推广和保留华语的角色。另外,政府为了推行捷运计划,要将富有多年历史及文化遗产和建筑物的苏丹街拆除,引起了我国人民特别是华人民众的热烈关注及抗议,也出现了很多捍卫苏丹街的组织与活动。虽然嗨搜影是一个娱乐网站,但也有特别报导及制作今年由一批艺术工作者举办的 “年十四,灯佑苏丹街” 活动的特辑——《灯佑苏丹街(一)• 艺人力护古迹》、《灯佑苏丹街(二)• 携幼传承文化》和《灯佑苏丹街(三)• 你我集体记忆》。嗨搜影通过宣传、报道、评论、舆论监督的方式,引发了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让保育文化遗产的思想得以传承。


嗨搜影也发挥了『赖特 “四功能说” 1969』里的解释与规定功能。这个网站制作了《关爱总动员》的特别节目视频,让都市人和年轻人多关注社会很多需要关爱的人或弱势群体。嗨搜影为了吸引年轻人观看,邀请本地艺人担任关爱大使,带领观众走进这些弱势群体的世界。例如:《赴一场星儿之约》特辑,节目中的关爱大使翁书尉与自闭儿童(又称 “星儿”)到农场度过两天一夜。他在这两天内要身兼保母照顾及陪伴星儿,带观众了解和正确地认识自闭症,介绍何谓自闭症孩子,这符合了赖特的 “解释与规定”。嗨搜影肩负了引导社会,除了告知什么是自闭症,也包括解释,提示人们不应该歧视自闭症患者,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嗨搜影也发挥了『赖特 “四功能说” 1969』环境监视功能。在出现极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公众会希望从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在危机发生后的短暂时间内,新闻机构首先会致力于环境监视,即收集并传达信息,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例如: 在 428大集会发生时,公众会希望从媒体获得更多有关信息。嗨搜影也发挥了环境监视, 为了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制作了《428 Bersih 3.0,上街有 “理”》及 《428 Bersih 3.0,催泪请愿》的视频报道,让民众了解当时的现场状况。


个人观点与建议:


我认为嗨搜影(HISOING)网站是本地少有的强调 “本土化” 的华文娱乐网络媒体,较重视本地中文娱乐圈的新闻,这成为了网站的最大的特点。在嗨搜影网站的《我最独》里都是本地娱乐新闻以及《星光总汇》里所专访的人物大多数都是本地艺人。本地报章杂志与其他网络媒体较注重外国娱乐新闻,而且娱乐新闻来源多是来自外国,很少报导本地娱乐新闻。这个网站就成为了大马人民获取本地娱乐新闻的管道。


我觉得嗨搜影(HISOING)所走的路线或方向有点模糊,立场不是很明确。虽然这个是娱乐网站,但是却有制作有关 428大集会以及苏丹街捷运风波的视频报道。我心想这些视频跟娱乐有关联吗?一点娱乐性质或效果也没有,只会让人看了感到悲愤和心情不好,真让我摸不着头脑。我们年轻人关注国家大事固然重要,但一个娱乐网站怎么会放这种类型的视频?真的很不对劲。除此之外,还提供商业与购物频道。从这方面看出,我觉得嗨搜影似乎有 “怕输” 观念,什么东西都放在自家网页来引起民众的注意,来增加浏览人数,这导致它的立场不鲜明。如果嗨搜影想要报导这类型的新闻,我建议把它变成结合国内新闻与娱乐新闻的网站,又或者就只走娱乐路线就好了。


结论:


嗨搜影(HISOING)网站充分发挥着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与功能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其中包括传播当地华人信息、提供服务休闲信息、提供娱乐信息、传承民族语言与文化、『拉斯韦尔“三功能说”1948』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四功能说”1959』里的提供娱乐、解释与规定与环境监视功能和『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嗨搜影(HISOING)网站内容丰富活泼,因此吸引年轻一代浏览阅读与收看。



楊寶雲:我看佳禮論壇




前言:


在科技发达的环境下,我们除了能够从报纸上得到资讯和信息外,我们还可以从网络上获得资讯、信息和新闻。我们称为—网络媒体。网络媒体能够很快速地把第一手消息传播给大众,而且也能够更广泛地把信息和资讯传播给世界各地的读者。这几年来,尤其在大马,已经创办了为数不少的网络新闻网页,而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华文媒体网页将会是这份报告所要分析的网络媒体就是佳礼中文论坛。


佳礼中文论坛是在1996年由柳树吉创办。佳礼是翻译自马来文 “cari”,意思是说 “寻找”。它是马来西亚论坛,也是佳礼网络有限公司所拥有。它是全马最大的论坛之一。而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广告。此网站除了提供新闻,也提供休闲、财经、娱乐、科技、命理、医疗、字典、聊天室等等的额外资讯,还有提供刊登广告的便利。这论坛与数家媒体网站合作,所以它的大部分的新闻都是从其它媒介转载的,如:中国报、光华日报、东方日报、当今大马、甚至是ntv7电视台,等。此外,这个网页也在面子书上设立专页。这个专页已经达到80850名粉丝的关注(直到2012年7月13日凌晨12点35分的数据)。它主要是分享各大报章的新闻,也提供留言版给读者发表意见。




媒体功能:


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必须发挥其作用和功能。而佳礼中文论坛就为华人提供新闻和娱乐信息。它充分地传播当地各种华人信息,及时和全面地把信息传达给当地华人。此外,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里的赖特 “四功能说” 1959里所提到,媒体应该解释与规定信息,并非只是告知信息。而这个论坛就发挥了这种功能。例如:首相纳吉向媒体宣布 1948年的煽动法令将会被国民和谐法令取代,以制止多元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一些会破坏国民团结的敏感课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佳礼论坛已经把政府的各种政经文教政策传达给读者,也把所以有关任何法令的信息,人民必须知道的东西报导和解释给读者们知道。佳礼网站也及时报导附有新闻价值的重大性新闻给读者,如国家政策,让读者能够更快速获取相关资讯。


此外,这论坛也发挥社团联系的作用,也就是报导华人社团的新闻。社团联系是指一个团体组织起来,不以营利为主去协助华人反映他们的意见给政府,也协助华人争取权益的组织。所以华文媒体就是华人社团的传达和宣传工具,而华文媒体也从社团哪里获取信息,两方面是互相联系的。例如,在7月11日的其中一篇新闻报道中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指出,华团目前正在修订华团教育备忘录,而且将会在原定时间呈交给首相。在这报道中,我们可以看见华团是透过媒体向华人传达信息。甚至也可以说是华团在反映华社意见,把它传达给政府。


佳礼论坛也执行了在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里所提及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例如,在今年的7月11日的其中一则新闻讲述一名老妇被掠夺,可是闭路电视拍到老妇倒地后,有5名路人刚巧经过,但是他们却视而不见,见死不救。佳礼论坛报导这样的新闻是为了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唤起普罗大众的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好让其他人知道或告诉他们在社会上应要有的责任,也能改善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佳礼网站也在进行环境监视功能。因为社会不断地变化,唯有及时报导相关信息给读者知道,他们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在一则7月12日的新闻就讲述了巴生河的垃圾问题日益严重,严重的影响市容、破坏环境卫生和危害居民的健康。在这则报道中,媒体尝试告知和教导人民要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应采取适当的行动去改变,如清除所有在河流的垃圾以改善当地的环境问题。




个人观点和建议:

其实我之前完全不知道有这个网络媒体的存在,直到有一天无意中找到它的面书专页,我才开始找上这个论坛。从一开始的不熟悉到后来慢慢有在留意它所报导的新闻,其实它所报导的新闻都是由其他报纸所提供的。所以就比较少看头了。但是,它可以说是新闻的集合体。因为它与多家媒体合作,所以它会转载不同媒体的新闻,让读者能够在这网页获取不同风格的新闻。而每家媒体都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管你是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电台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但是从网络媒体来说,我选择了去分析佳礼论坛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它的网站所发布的新闻和信息都比较全面。它除了有提供新闻,也提供了国外新闻、娱乐新闻、科技、时尚、体坛等等,提供额外资讯给读者。这些额外资讯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这种软性信息能够个改善这网络媒体的内容格局,可以增加活泼度,最重要的是能够吸引更多的网民游览。此外,顾名思义这个是论坛,所以它有提供的言论版和聊天室。而这就是这网站的重要买点。读者除了可以看新闻,也可以有通过一个适当的管道去抒发情绪,给予意见,或表达不满,也不用再一面倒的只有媒体在发言,读者只获取媒体写的新闻。当有意见的时候即代表有舆论,当一个话题有舆论的时候就证明那个话题有新闻价值了。此外,这种言论版和聊天室可以促进读者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让读者更相信媒体,那么媒体的公信力就会提高。


大致上全部都还算不错,只有一点点小建议。尽量减少使用其他媒体的新闻,尝试自己报导新闻。这是因为如果常常都是在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就会缺乏新鲜感,读者会认为跟看报纸没差别,久而久之整个论坛就没有没公信力,因为很多人会认为你在抄袭其他媒体的新闻。至于网页的设计方面就尽量不要排得太密,因为看上去有很多字还有点拥挤,如果长期都这样阅读新闻,会看得很吃力和有点负担感。有些读者一看到这种密密麻麻的字体会减少他们的阅读兴趣。

结论:


华文媒体的责任不在是单单地只有传播信息而已。它在传播信息之余也同时必须执行媒体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例如,为华人提供新闻与娱乐信息、社团联系、环境监视、社会化功能等等。这些媒体功能是为了让海外华人能够得到更多、知道更多。因为海外华人是少数族群,为了避免华人受到不公平对待,华文媒体就必须发挥它的作用和功能去维护华人利益,而不是知情不报,或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华族的利益。





Thursday, 29 March 2012

張翠萍: 我看『反星洲日报,中国报和TV3』





公民记者的代表
         
“人人是记者”,在这个时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从科技及信息民主化开始,公众开始在自己的部落格、脸书户口及youtube等开始散播信息,把周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与他人分享。散播信息不再是专业记者的专利,而是由大众来参与制作、传播及决定流行文化。非专业记者的民众被称为 “公民媒体” 或 “公民记者”。
             
在脸书猖狂的今时今日,不少民众纷纷在脸书开专业让民众分享及发挥公民记者的角色。当中『反星洲日报,中国报和TV3』就是其中之一的代表。『反星洲日报,中国报和TV3』是由一群不想让政府操控信息的民众在脸书成立的专业。成立的目的是反对政府操控媒体,报道不实的新闻,成为政府的武器。他们以 “我们需要一个公正,公平,以及报道事实的媒体” 来成为组团宗旨。
           
这个公民记者脸书专业在2011年7月9日,“净选盟709大集会” 后开始成立。到目前为止共有10,342人成为该专业的关注者。『反星洲日报』以报导政治及民生问题为主,当中有不少关注者扮演着公民记者的角色,主动积极地发表新闻。
『反星洲日报,中国报和TV3』如何扮演公民记者的角色
          
『反星洲日报』扮演着发布信息的角色,把传统媒体没有报导的新闻给报导出来或是补充传统媒体不足的报导。把信息加以评论再发表于大众,这是『反星洲日报』的主要特色之一。
           
在脸书上有盛传说净选盟将在来临的4月8日举办第三次大集会,『反星洲日报』以公民媒体的身份劝告大众不要轻信网络谣言及未经证实的报道,更呼吁大众们若要知更多详情就要游览bersih官方网站以获取更多详情。『反星洲日报』把传统媒体没有报导的事件给报导出来,以免有些公众不求信息来源而盲目地相信。
             
『反星洲日报』除了澄清谣言以外,也把一些平时民众都较少留意的周遭趣事给报导出来,让民众对发生在身边的一切更为关注。在2012年2月27日,『反星洲日报』在专业中发出了一张1malaysia 道路安全传单的照片。传单里有马来文及华语对照,其马来文为 “pandu,tunggang dan jalan dengan selamat” ,而华文被翻译成“开车,骑马和道路的时候 请 安全”。『反星洲日报』以 “笑死人,找华人翻译有那么难吗?道路局闹笑话” 来发表该照片。该照片共有1445人转发,1158个人按赞,521个留言。当中,更有留言大骂 “大马政府没水准”、“连三年级的学生都会翻译”等抨击。传单虽然不是什么起眼的东西,但,宣传文案中的确犯了不该犯的错。『反星洲日报』把该传单的错误给报出来,让大众更了解政府部门的举动,除了传播讯息,也扮演着监督政府的角色。


『反星洲日报』也扮演了公民媒体号召民众的角色。
  
《中国报》在报导 “709集会” 的新闻时以 “说好的和平呢?” 来成为标题,将矛头指向参与者。『反星洲日报』将以火烧《中国报》的照片发到该脸书专业,引起网友热烈的讨论。当中,有许多网友表示将罢买《中国报》,更有人在留言中大骂 “中国报是政府的走狗”。『反星洲日报』的报导和举动,引来了许多民众 “杯葛” 及罢买《中国报》。
             
在 “绿色盛会2.0” 226莱纳斯反稀土事件中,『反星洲日报』以公民媒体的身份号召大众一同参与,他们更组团呼吁大众一同到关丹去参与该集会。『反星洲日报』以 “让我们大家为关丹的朋友声援吧,反对设立稀土厂,如今是一个稀土厂,不保证以后每个州都会有一个稀土厂,你们的支持,对国家很重要,真心希望大家能出席,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 来呼吁民众积极参与。『反星洲日报』所组的团成功获取大约80人的报名,以两辆巴士到关丹去响应集会。传统媒体在 “绿色盛会” 中没有扮演呼吁大众参与的角色,相反的公民媒体『反星洲日报』透过发布有关绿色集会的讯息及安排交通等举动让更多民众了解莱纳斯的危险性及有机会参与其盛,发表他们的心声。


『反星洲日报』多数以设计图片来带出信息,设计图片包括了有漫画、图片比较等,通过这些图片把新闻带出来。有些图片不是『反星洲日报』设计的,而是其他同属公民媒介的专业如『facebook news 新闻最前线』、『大马做莫酱?! Wat the hell M’sia』等共同分享照片,目的是为了把不受操纵的信息分享出去。脸书上的公民媒体以互相帮助的精神,把信息共同分享给大众,越多人分享接受信息者就越多。而传统媒体是,各大报都在抢独家新闻,越少报纸报导有关新闻,新闻就越独家。两者之间的分别是公民媒体的目的把信息传达给越多人知道越好,独不独家是其次;传统媒体在乎的是别人没有的信息我要有,关注在独家新闻,以利益为主要考量。
   


以上的照片是来自『反星洲日报』,有些不是他们制作的但其他公民媒体或公民记者在『反星洲日报』专业的墙上分享。图片都是经过设计的,目的是要把信息更清楚的带给大众。经过设计的图片虽然把信息有效的传达给大众,但却带着散播者笔者的主观看法。其中,图片更指出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在不同的时间所发表的话,当中带有自相矛盾的成分。除此以外,图片也带有较强的批判味,很明显的冲着魏家祥的痛脚而发表。


对于公民媒体的看法


『反星洲日报』是其中一个在脸书上还算活跃的公民媒体专业。『反星洲日报』在公民媒体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把许多传统媒体不敢或是忽略的报道给呈现于大众眼前。
            
虽然公民媒体可以很自由的发表他们的信息,但,无可否认的是公民媒体所发表的信息比一般传统媒体所发表的来得主观。公民媒体把信息加以评论后再传递于读者。经过评论的信息无形中带有煽动大众情绪的成分,有误导读者的现象。但是,公民媒体的报道的确有泥补到传统媒体的不足。传统媒体因害怕得罪强权而不敢报导的课题由公民媒体给报出来,让公众有知道真相的权利。我觉得把传统报纸不敢报导的事件给报导出来是公民媒体值得赞赏的地方,因为在监督政府这一方面公民媒体有着不少的贡献。可是,有些公民媒体传递出来的消息带有较强的批判性而起公众对某种事物的愤怒。公民媒体应该把所报导的根据及证据给列出,那些证据及论证有助于增强公民媒体的公信力。除此,『反星洲日报』管理员可以将公民记者所发表的信息经过筛选再发表出来。
           
比起其他同样是在脸书设立的公民媒体专业,『反星洲日报』属于比较注重于政治及国家发展的报导。有些时候有些网友会把一些寻人事件给发到『反星洲日报』的专业,让信息流传出去。除了有些社会或是民声新闻的发表,『反星洲日报』较少分享一些娱乐或是外国的新闻。我觉得『反星洲日报』除了关注国家发展、政治或是社会新闻,可以加入一些其它较有趣的新闻如娱乐新闻或是外国但对本地较有接近性的新闻等,让大众可以加收到领域更广的信息。
          
『反星洲日报』可以以奖励制度来鼓励更多公众加入公民媒体的行列。除了分享国家大事及民生问题外,也可以分享人情趣味的新闻,如:大马樱花、校园趣事、生活休闲等课题。让大众有机会接收及分享其他方面“软信息”。
      
结论
       
『反星洲日报』虽然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可以引起不少网民的关注的确是件不简单的事。公民媒体的盛行,促进了我国的言论自由,人民可以通过公民媒体对某事件有更深的了解。『反星洲日报』扮演着传递讯息、号召民众、监督政府运作等重要角色。传统媒体及公民媒体无形中在竞争,这种现象对于传统媒体将内容商业化的趋势扮演着监督的角色。公民媒体的报导形成舆论的起点,让大众有了互相讨论及发表意见的平台。

蘇麗娜: 我看 “Facebook News新闻最前线”





前言


随着科技的民主化,全球人都得以透过各种先进的科技器材来参与整个信息传播过程,过程包括了:创造信息、获取信息直至传播信息。正因科技的蓬勃发展,进而促进了信息民主化,让每个人都有了发言的权利,舆论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广泛。在人们长期不断地看到传统媒体如何与商业、政治挂钩而感到不满时,他们终于意识到科技所带来的方便和发言的权利,于是开始把两者结合,而衍生了所谓的公民媒体。公民媒体的出现以后,传统媒体们终于有了竞争者,就犹如一场独角戏有了第二主角,但公民媒体在这场戏又真正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新闻最前线 新闻先锋队


“Facebook News新闻最前线” 于2010年8月25日在社交网络-面子书成立。这网页的一开始是转载着Youtube的视频来分享资讯,而它第一个分享的新闻是有关那段时期发生的 “菲律宾警队营救人质失策” 事件,并没有自家媒体亲自采访的报道。也许是因为该新闻对大马网民来说接近性不高,也也许是因为转载来的新闻没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反应非常冷淡,并无获得多少点击率。直至隔年的3月,日本所爆发的海啸大地震,“新闻最前线” 才开始活跃起来。虽然还是转载着非自家报导的新闻,但值得关注的是 “新闻最前线” 对整个海啸大地震的新闻都加以追踪,把整个始末都透过各家的新闻来分享最新的新闻进展。可见日本的这一场海啸大地震可谓“新闻最前线”的转捩点。经过了转捩点,此网页也陆陆续续了成了真正的公民媒体,逐渐有了一些自家的新闻报道,正因如此,粉丝人数也慢慢攀升。为了达到更高的粉丝人数,“新闻最前线”意识到新闻的时效性是一大关键,而变得更加活跃,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上载每则最新的新闻资讯,也造就了今天一共有了72449的粉丝人数。(数据摘自2012年3月28日,凌晨3时许前)


原图原文 自我分析


此网页一向来的主要内容来自于分享所有来自新闻网、面子书的网民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及粉丝的分享,目的是希望更多人看到最新的报导,注意时事。另外,“新闻最前线” 保持着不修改他人图片、原文做出转载及分享,也没有加以任何误导性质,以希望透过此方式让网民做出自我分析。2012年2月27日,“新闻最前线” 与常青台网络电视的新媒体平台-CQTV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网民提供更多的新闻。从该网页的精准营销统计中也能看到,“新闻最前线” 主要受到年龄于25岁到34岁的网民及居住于吉隆坡网民的欢迎。


热腾腾献上每一笔资讯


“新闻最前线” 顾名思义就是抢在第一位报导最新新闻。大家都知道,当新闻发生时,不管传统媒体记者是否是第一位赶到现场报导新闻,但碍于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都有自己的印刷技术问题,而无法在下一秒就把新闻传播出去。针对这些时间上的问题,网络媒体发挥的效用可就非常的大,因为网络是无限制时间的。例如,今年3月12日凌晨12点30分举行的 “全英羽毛球比赛” 所发生的大马羽球好手-李忠伟弃权一事,“新闻最前线” 马上在下一个小时就送上了新闻,并震撼了网民。再来,就是3月23日,韩国当红偶像团体-少女时代来马一事,因为公民记者当天的参与,也使得了该网页在隔天就能上载到多达28张的照片和数多视频,如此多的独家照片和视频可是传统媒体无法在第一时间传播给受众的。




新闻报道范围无限大


公民记者的意思是由一般的普罗大众作为记者,而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普罗大众,相较于传统媒体有限的记者人数,公民媒体的“覆盖率”可是远远超过了专业记者。针对此原因,不同地方的公民记者都能报导出来自不同地方所发生的事,不管是趣味的、严肃的,只要有公民记者去报道,就能在网络媒体散开来,成为话题。好比说本月22日在八打灵再也发生所发生的一宗少女遭抢劫案,此案件并未在报章上报道,因为专业记者是无法24小时驻守在每个角落等待事情发生,马上报导。而透过公民记者广泛的范围人数,便有助于揭发鲜为人知的事情,好让居住于当地的居民更加小心。


分享原创 引人深思


“新闻最前线” 与众多公民媒体最大的不同点最在于,它并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它所选择分享的内容并不是一面倒向反对声浪的,因为它真正所希望的是借着分享不同方面的信息,引发大众对事件各自有所看法。而不像一般的网络媒体,只是一味地追求跟自己相同的声音,所有的链接都是指向与自己相同的立场来强化相同立场。此外,“新闻最前线” 也从不修改任何分享的信息,以最 “原汁原味” 的资讯送给网民;分享中也不加上自己的主观看法或试图引导网民如何看待,为的就是要让网民自己做出判断及分析。就好比在莱纳斯事件后,本地网络创作红人-黄明志因制作了一首内含许多粗言的歌曲“美好的一天”而遭其中网民-李练写出《到底黄明志还需要fuck 多少次?》一文来批评黄明志。在面对众多力挺黄明志的网民,“新闻最前线” 仍然不畏惧黄明志的广大粉丝,分享了有关文章。事后当然免不了遭受网民的批评,但最后版主做出了回复:“我们刊登出来的是因为您可能错过的报导,一切衡量全靠读者的理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也希望让大众获知更多新闻,提升自己”。由此可见,“新闻最前线”的保持中立性是其他媒体难得看到的,而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也只是想让这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想法,因为唯有异议的存在才能让彼此有更多思考的空间,以致社会的进步。


个人如何看待 “新闻最前线”


个人非常讨厌现时许多网络暴民的粗言粗语、“出口成脏”。我认为,网民的这种恶习是有关系到网络媒体的,因为不难发现在这个言论无限制的空间里,许多不成熟的网络媒体并无意识到自己在社会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在分享信息的时候甚至加上了不雅字眼,进而成为网民的学习对象。而网络媒体的一面倒立场,也是我所不满的。因为在这个信息民主化的环境里,我们需提倡的是让不同的声音存在,而不是完全的否认与自己立场不相同的一方,偏袒与自己相近的观念。如果要一味的偏袒,那和现在的传统媒体偏向于执政党的行为有何不同?


正因为个人的这些想法,所以我选择了这个不偏不私的 “新闻最前线” 来作为我所要分析的对象。“新闻最前线” 坚持着不以反对而反对的理念作为宗旨,客观地报道着各方面的新闻是我所欣赏的。但我认为,唯独的漏洞是它并没有多少属于自己亲自采访的新闻,而让我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分享者和散播者,并未作足公民记者的任务-采访新闻。希望它除了继续多加各种不同立场的新闻内容以外,还会真正的运用到公民记者的功能,报到每个角落,大家所不知道的事。


结章


在科技与信息民主化所带来的便利之下,所塑造出的公民媒体确实带给社会许多有意义的功能如。无可否认,是科技的改变让这些功能得以发挥,但要是没有公民的热忱所在,是绝对无法构成这所谓的公民媒体。未来,并未能知晓还有什么样的媒体出现,但希望的是在下一个媒体出现以前,人们已懂得如何善用这些媒体,知道作为一个媒体的重要性,而不是偏袒、谩骂和反对等的负面操纵方式来带领受众的思维观念倒退一步。要知道每个国家都在朝着进步而跨越,而不是更退一步。但愿民众理清了这个想法以后,在媒体的配合下,国家能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