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8 July 2011

  
魏艾雯《檳城有夠力》




除了中、港、台、澳以外,其他国家的华文媒体皆属于海外华文媒体,当然我国也不例外。最近,我国出现一个新的网络电视频道—易电视。“易电视”自制了三部电视节目,分别是《国民媒眼看》、《槟城有够力》及《DJ游记》。这些节目的内容都是讲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扮演着重要的海外华文媒体的角色。对于这次的分析,我选择了《槟城有够力》这个节目。


为华人提供新闻与娱乐信息:
《槟城有够力》有一个节目单元叫做《槟城大事件》,是一个讨论槟城当下最受瞩目的新闻课题的节目,在传播当地华人信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在节目中,《槟城有够力》的主持人会邀请光华日报的总编辑及副总编辑为槟城的华人分析该新闻话题及作出评论。光华日报的总编辑胡锦昌先生在其中一集的节目中便与受众分析了警方于扫黄行动中在女郎身上标记号一事。而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这是一个相当不尊重女权的做法。
此外,《槟城大事件》这个单元也替槟州政府宣传他们所推行的新政策如“泊车与乘搭”计划。由于威省有很多居民每天早上都必须跨越马六甲海峡到槟岛工作,造成槟威大桥严重堵车,因此政府推出这项计划,让威省居民可以把车停泊在港口,然后乘搭公共巴士到槟岛工作。居民们乘搭巴士的费用都是由槟州政府所津贴的,因此他们可以乘搭免费的公共巴士到槟岛。
在提供娱乐信息方面,早前台湾音乐大师李宗盛到槟城参与“易电视”一系列的推介和造势活动。在节目中,制作单位邀请了政治人物黄泉安来访问李宗盛大师有关创作音乐及流行歌曲的话题,让受众对这方面的资讯有更深入的了解。


传承文化:
接着,《槟城有够力》也在传承文化方面有一定的功能。在节目中,主持人采访了一间坐落在小巷子内的“多春茶座”,而“多春茶座”是一个很受槟州人甚至游客欢迎的早餐店。根据“多春茶座”的老板黄学灿表示,他父亲于1940年左右从海南移居到马来亚,开始了他卖海南咖啡的生涯。他父亲也在1950年研制出咖啡粉的秘方,而这个秘方则被黄老板沿用至今,让槟州人及游客可以喝到最正宗的海南咖啡及吃到最美味海南烤面包。
此外,为了配合端午节的来临,《槟城有够力》的主持人采访了几位卖粽子的小贩,更通过这个单元介绍了许多不同口味、不同籍贯的粽子,如福建粽及广东粽。其中一个受访者王月珍女士表示,卖粽子是她的祖业,她已是第三代的传人。而且她还会把包粽子的手艺继续传给她的下一代,让裹粽子的文化可以世代相传。


提升海外华人形象:
除了介绍粽子,制作单位也到赛场拍摄举办了32届的《槟城国际龙舟赛》的比赛过程。今年的《槟城国际龙舟赛》一共吸引了国内外26支队伍的参加,其中包括了来自中国、印尼、新加坡等国家的参赛队伍。虽然赛龙舟是中国流传下来的华人传统文化,但也受到了我国友族同胞的青睐,组队前往参加。这场比赛能够让异族同胞更了解中华文化,因此《槟城有够力》这个节目在提升海外华人形象方面也有一定的功劳。


社团联系及促进华人团结:
槟城乔治市于2009年7月7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因此每年的7月7日都是槟城的公共假期。为了庆祝乔治市入遗,槟州各姓氏宗祠联委会都会在7月举办一连串的庆祝活动。而这些庆祝活动除了加强了各社团的联系,也促进了华人的团结。各宗亲会组织将会在庆祝活动中展现各籍贯的文化。此外,槟州居民也合作策划表演项目如二十四节令鼓、舞狮舞龙及京剧表演等。


维护华人利益:
早前,槟州的菜市小贩因为没有在售卖的物品上标价而被市政局开了高达RM250的罚单。对于这件事,槟岛市政府卫生及执照小组交替主席王耶宗表示,槟州政府实行这项政策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让每个消费者都有公平的对待。虽然很多小贩因此而发出许多抗议的声音,但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保障。


《槟城有够力》这个节目里不同的单元都扮演着不同的媒体角色,但透过这个节目,受众可以得到来自各方面不同的资讯,让他们对槟城有更深入的了解。





陳貴美《檳城有夠力》






《槟城有够力》是全马第一个专为槟城人而设的地方资讯节目。它记录了槟城人的故事,诉说着槟城人的精神,关注所有槟城的时事动态,和观众一起探讨槟城的地方发展。
《槟城有够力》目前已经播出了10集,节目内容应有尽有,非常精彩。从这10集节目当中,《槟城有够力》也提供了不少的信息给所有的观众。


为华人提供新闻与娱乐信息:
《槟城有够力》报道了许多槟城当地华人的新闻,例如:在节目的第7集中,报道了关于槟城国际龙舟赛的新闻。通过此节目,不但能够让观众更加了解槟城龙舟赛的情景,同时也达到了传播当地华人信息的目的。
此外,《槟城有够力》也为观众提供一些娱乐的信息。说到槟城这个小岛,必定少不了那令人难以忘怀的当地美食。美食可说是槟城的最大特色之一。因此,几乎每一集的节目都会提到槟城的食物。节目的第1集就叙述了槟城许多的道地美食,并带出了槟城人对于当地食物的强烈欲望与需求。无论是早上或晚上,甚至是深夜的时候,人们都不惜牺牲自己的睡眠出去吃东西或者打包食物。
除了美食,槟城也是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节目中有提到了槟城最有象征性的地方:升旗山,槟城的代表名山。经过了14个月的维修,升旗山的缆车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重新启动。通过这集,《槟城有够力》成功地为观众提供了休闲信息。


文化传承:
槟城是一个充满了文化传统的地方。通过《槟城有够力》,观众可以更加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同时也成为了传播族群文化的中心。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无论在语言上、文化传统等等各方面都是多元的。在《槟城有够力》中,节目采用了街访的方式让民众表达他们的心声与意见。从各个访谈中,我们可听到不同语言的回答,有槟城人最常用的福建话,还有中文、粤语、英语以及马来文。此节目从不附加配音,完全是使用最原本的音效播出,它只是在非中文语言出现时配上中文字幕,方便当地华人理解。由此可见,节目非常注重各民族的语言,也成功传承了这个特别的语言文化。
配合端午节的来临,《槟城有够力》为观众介绍槟城各种不同籍贯的粽子。节目组还特地到古老的日本街上,找了一家经营了3代的粽子世家的老板,为观众讲解该店的历史以及示范裹粽子的过程。
一年一度在槟城举办的龙舟赛,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了。《槟城有够力》为了此项传统比赛做了报道,让观众了解及见识龙舟赛的历史与过程。从节目中,我们发现了槟城龙舟赛的特别之处。除了当地槟城人的参与,不少来自外国的龙舟队伍也前来共襄盛举。槟城还有另一个文化特点就是跳蚤市场。跳蚤市场里卖的东西多不胜数,而且价钱廉宜。其中包括衣服、手提袋、二手货甚至还有古董。虽然政府屡次想要取缔跳蚤市场,可是通过街坊我们了解到当地的人民都希望这个文化不会被消灭,永远地传承下去。以上的三个节目例子都成功地传承了当地的民族文化,《槟城有够力》也成功肩负起提升华人形象文化的使命。


社团联系,维护利益:
槟城是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最多的州属,《槟城有够力》报道了许多华人社团的新闻。例如:槟城的龙舟赛、交通意外、野狗咬伤人等等事件。在报道交通意外的事件,节目提及了人民违规驾驶的状况。通过街访,民众都希望大家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并希望政府能够加强马路上的设备,如:栏杆。节目中也有提到,槟州政府设立了多大55个闭路电视,以监视交通问题。另外还有的就是槟城的泊车与乘搭计划。虽然有些民众认为计划行不通,但是槟州政府仍希望借此计划能够减少在槟威大桥上来往的车辆,降低塞车的程度。此外,每一集的节目都邀请了光华日报的总编辑胡锦昌以及副总编辑张易雄为观众报道在槟城各地所发生的大事件。他们也会在节目中给予一些评论及适当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例子,槟州政府为了人民的利益实行了不同的措施以解决外问题。与此同时,节目也反映了槟州人民对政府的诉求以及看法。


提升海外华人形象:
《槟城有够力》的第10集中报道了在槟城举行了3年的文化遗产研讨会。这项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前来拜访,其中包括了瑞典、缅甸、西班牙以及中国。这四国的到访者也接受了节目的访问,讲述了他们对于槟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看法。这见证了本地的文化传统非常吸引外地人的注意,也让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借此节目,海外华人的形象也大大地被提升了。


结论:
《槟城有够力》这个地方性的节目一一展现了当地的民生、土地、人情。同时,它也扮演着媒体中第四权的监督角色。此节目从客观的角度看待事件,并且以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这样多姿多彩的内容深深获得人民的喜爱。另外,它也扮演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槟城有够力》背负着提升海外华人形象的文化使命。这项重要的文化使命有助于传承本土的历史文化,以及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的特色。




鄒翠心《DJ遊記》




《DJ游记》是一个马来西亚制作的本土旅游节目。其节目不但提供旅游资讯给观众,当中也发挥了不少海外华文媒体的角色与功能,例如:


为华人提供新闻与娱乐信息: 传播当地华人信息
《DJ游记》是一个带观众发掘马来西亚每个角落的旅游节目。节目里的主持人会到马来西亚各个好玩的地方游玩与探险,把当地的好吃好玩介绍给观众。让观众知道其身边是有许多值得去体验的地方。而在《DJ游记》节目里,主持人会到一些小镇或乡村地方介绍当地的好玩与特色。主持人希望透过这样的旅游方式把当地华人的生活带到银幕前,让全国各地的人去了解与关注他们。在《DJ游记》第一集中,主持人就带观众到北马的高渊。透过节目中的介绍,观众可以获知当地华人的生活方式,例如:他们如何去捕鱼、售卖鱼和捉八爪鱼等活动。那明媚的渔村风光和新鲜的海鲜,让不认识高渊这小地方的观众留下了印象。所以,其节目也达到了传播当地华人信息的功能。


提供娱乐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接触不少政治课题、社会问题和天灾人祸等的硬体信息。但以现今时代的脚步,娱乐节目和服务休闲信息等的软信息却对人们有着重要的角色。而《DJ游记》节目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华文媒体的软信息,透过旅游方式为大家提供娱乐信息。两位主持人不在乎山珍海味,不在乎路途多遥远,以背包方式带领观众一起去挖掘马来西亚的好山好水。在《DJ游记》节目中,主持人会介绍一些休闲活动给观众,并提供有关信息。例如:沙亚南(Shah Alam)的skytrexskypark和彭亨的激流等活动。让生活紧凑的观众在不能参与的情况下也能从中感受其乐趣。此外,喜欢旅游与探险的观众也可以从节目中得到有关信息,并加以行动。另外,主持人的风趣与轻松的报导方式带来了许多娱乐效果,也让观众不再沉淀在压力之中。


提升海外华人形象:
《DJ游记》不仅是把信息传播给大众,而且也是传播文化的媒体之一。主持人透过其节目把马来西亚的文化与习俗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并推向国际化。这也推动了与世界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与互动,让其他国家或各族更加了解当地的文化,提升海外华人的形象。透过其节目,其他国家或民族能够了解我们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例如:从一个华人渔村或农场,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此外,在《DJ游记》节目中,主持人也有参与其他异族同胞的活动。这也体现了华人愿意去参与和了解其他友族的文化。所以,此节目让异族同胞了解我们华人的文化,也让观众(华人)更了解异族文化。
结论是,华人与其他族群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大大提升了本地华人的正面形象。《DJ游记》节目中,拥有健康形象的主持人和团结的制作队也让其他国家或民族留下了好印象。这也提升了本地主持人在海内外的人气,提升海外华人的形象。


促进华人团结:
《DJ游记》可以让许多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地区和各年龄阶级的旅游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他们因为有了共同的爱好和话题,而彼此相识与了解,最后促进华人团结。例如:他们可以因为拥有共同的话题而成立一个群体,甚至扩展他们的群体,以吸引更多的华人加入。这也慢慢地形成了华人的团结。另外,当节目播出后,也许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地方就因此一夜成名,成为热门的旅游地点。当地华人就会一起努力地改善他们的设备和环境,希望能让游客们留下好印象。例如:他们会改善当地的渔村或农场,以欢迎游客的到来。此外,他们也会共同维护他们的土地,不让其地方遭外人破坏。而在这过程中,当地华人之间的团结力量也无形中增强了。


结论


这个本地制作的《DJ游记》节目,在马来西亚拥有海外华文媒体的角色与功能,例如:为华人提供新闻与信息、促进华人团结和提升海外华人形象。在节目中,主持人希望透过这样的平台把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展现给所有观众,尤其是华人。让他们了解其他当地华人的生活习惯。所以,《DJ游记》是值得大家观看的有益节目。



謝嘉怡《檳城有夠力》



在中港台地区以外的马来西亚,华文并不是我国的主要媒介语。因此,海外华文媒体所扮演的角色更显重要。很难想像如果有一天,我们周遭的华文媒体顿时消失,那情况会是如何。倘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外华文媒体缺席了,那身为华人的我们应该从何处获取与我们华族更贴近的消息,又通过什么管道表达我们的心声和诉求呢?本文的主要目的为探讨本地首家网络电视,即易电视的自制节目——《槟城有够力》是如何扮演好其海外华文媒体的角色与功能。


《槟城有够力》,顾名思义,这节目专注于报道有关槟城的事。身为海外华文媒体,为华人提供新闻与娱乐信息是它最基本的责任。有鉴于此,其节目内容多元化,为华人提供了多方面的资讯,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在第八集里,节目报道了槟城的“劲爆”新闻。这不仅仅为华人提供新闻,也让大家了解槟城的社会现象以及所存在的问题。除了新闻外,《槟城有够力》也提供了不少娱乐讯息,例如介绍槟城琳琅满目的美食等。这些信息让我们得以娱乐身心、放松心情,在忙碌的生活里有喘息的空间。

为避免遭受被“同化”的命运,海外华文媒体必须肩负起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而《槟城有够力》在文化传承方面则绝对负起了其应负的责任。例如:在第七集里,影片中出现赛龙舟画面,也提及槟城在过去的三十二年来,都有举办"槟城国际龙舟节"。在这个活动中,参与者不只是华人,友族同胞及游客也热烈响应,强烈的表现出文化融合与文化共存。另外,第五集里介绍了槟城各种口味的粽子,并告知受众端午节吃粽子乃象征团圆。节目中也表示吃粽子时,应想到爱国诗人屈原。这是必然的,毕竟若没有屈原,也不会有端午节,可是现代的人似乎遗忘了端午节的历史。通过介绍这些活动与讯息,得以保存华人的传统文化,达到文化传承的功能,并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只是懂得庆祝西方节日,亦了解华人的传统文化与节日,更不至于遗忘属于我们的根。

《槟城有够力》作为一个海外华文媒体,有责任报导华人社会的新闻,反映华人的利益诉求和精神面貌,并代表华人与政府沟通,以达到社团联系的功能。例如:在第四集,即介绍槟城地标——升旗山的内容中,指出缆车因维修而关闭直到启用,以及大家对于升旗山和缆车的看法。通过访问民众、游客、小贩,让受众了解大家对于升旗山改变的看法。由于不少人对于该改变存在着负面的反应,《槟城有够力》也因而成为大家反映不满情绪与意见的平台。透过这节目,民众得以发表自我的意见,并让有关单位留意问题、思考问题的起因,并找出解决方案,协助联系社团与社会。

一个好的华文媒体,应视促进华人团结为己任。在节目内容多元化的《槟城有够力》中,缓缓带出了希望及促进华人团结的意味。举个例子,在第二集里,《槟城有够力》举办一场辩论比赛,并邀请槟岛与威省两岸人民一起对垒,辩论题目为——《e条桥两岸情;槟岛人vs威省人;谁-最够力?》。所谓的“e条桥”是指槟威大桥,虽该桥连接了两岸,却连不了彼此的心。透过此节目,两岸的人可尝试放下对于对方的成见,自我省思,有助于联系两地华人的感情,并促进华人团结。再者,此节目不仅仅只让槟州人获益,相反的,在观看此节目的受众们,也获益良多,亦一同了解华人团结的重要性。

为维护华人利益,《槟城有够力》极力贴近华社,表达华人的心声。例如:节目在第一集里谈及有关电讯塔引起辐射的问题。为此,节目邀请了专家及相关人士对该事件发表言论,并访问居民对于此事的看法。在这件事上,《槟城有够力》代表华人反映了对辐射问题的看法。此外,在第四集里也说到民众对于升旗山的负面看法。通过节目报道相关事情,希望有关当局会因此而改善,让华人的健康、利益等都不会受到影响,进而维护华人利益。

另一方面,《槟城有够力》这节目访问了不少议员、部长,也间接推动了华人参政议政。例如:在第一集里,媒体访问了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即林吉祥的儿子。他表示真正的改变应该是人民看到、摸到、感觉到的,如:槟城的中文路牌。他亦希望继续拿下去年所拿下的十项“第一”,当中包括:投资、安全、廉洁第一等。在节目中播出议员及部长的言论发表,让华人多接触及多获得有关方面的知识与资讯,进而鼓励华人参政以及议政。

《槟城有够力》是海外华文媒体的一份子,故提升海外华人形象是其非常重要的作用。华文媒体是信息与文化传播的载体,它让中华文化对外地传播开来,推动文化交流与互动,让世界各地的人更了解中华文化以及华人,从而改善并提升海外华人的形象。例如:在第七集里提及槟城所举办的"槟城国际龙舟节",这个活动吸引了不少本地人民以及外国人的参与,不仅让中华文化传播开来,也达至文化融合与文化共存的作用。再者,本地赛龙舟队伍——西太平洋队曾多次代表槟城参加比赛,扬名海外,为槟城争取荣誉,也提升了海外华人的形象。此外,在第四集里,《槟城有够力》为台湾艺人李宗盛介绍槟城,告知他关于槟城已被列为世界遗产区等讯息,亦让他尝试我国的果王——榴莲。这间接也提升了我们海外华人的形象。

总的来说,《槟城有够力》现已扮演好其身为海外华文媒体的角色与功能。尽管如此,此媒体应继续负起其社会责任,造福广大的华人子弟,为华社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它的存在亦说明了本地政府尚给予华文媒体生存的空间与机会。因此,《槟城有够力》这媒体更应做好本份,努力成为海外华文媒体的榜样。





伍雯纓《國民媒眼看》






《国民媒眼看》是马来西亚网络电视台,易电视旗下其中一个自制节目,于每天的晚上9时正开播,以华语为媒介语。节目内容包括:《媒眼看国际》、《媒眼看新闻》、《媒眼看专题》。《国民媒眼看》让受众能与节目主持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是一个让受众可以亲身参与的时事资讯节目。节目宗旨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焦点人物。此节目从媒体的观点分析发生在社会周遭的大小事情,同时也邀请一些评论员和新闻人梳理脉络、点击关键,引导受众从多元角度去了解及思考新闻。


《国民媒眼看》每天都为大马华人提供国内和国际的焦点新闻,例如709净选盟大集会、黑心食品、稀土厂事件等等。另外还有资深评论员和新闻人与主持人分析新闻脉络,让受众能够以新的角度与思维去思考新闻的发展与影响。除了新闻与评论分析,《国民媒眼看》定时推出一个专题研究,包括《浪费食物专题》、《 第8届世界捐血日》等,通过专题研究报道,受众可以关心社会的热门话题和焦点新闻,通过评论员与新闻人的分析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判断。


另外,《国民媒眼看》对中国方面的消息也十分关注,节目嘉宾对该新闻和消息进行剖解和探讨,让受众能够在获取新闻资讯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国的情况。打个比方,7月1日的《媒眼看国际》,资深评论员蓝志锋与郑名烈与受众探讨和分析香港游行所提出的“三大诉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寿所提出的“外患内忧”。通过新闻,两位评论员向受众分析香港游行争取民主人权和中国矛盾的社会政治对大马的政治氛围及社会发展有些怎样的影响。


除了国内、国际新闻,《国民媒眼看》也传播软性新闻。每个星期五播放的《国民颁奖礼》以幽默轻松的手法播报硬性新闻,让受众以娱乐休闲的方式获取信息,不但改善了该媒体的内容格局,使内容更加多样化,也有助增加自身媒体的活泼度,吸引更多年轻的受众关心社会所发生的事情。


《国民媒眼看》除了传播新闻,同时也为大马华社传承中华文化。在6月3日的《媒眼看专题》中,节目内容专注分析国内艺术文化断层现象与政府对文化的施政措施方向,让受众能够深一层思考保留自身文化的重要性和义务性。另外在6月6日的《媒眼看专题》中,为了配合端午节的到来,节目中与受众分享端午节的由来、吃粽子的意义等等,当中推广和弘扬了灿烂久远的中华文化,让身为海外华人的大马华社在面对本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也能够保有自身独特的中华文化。


在6月29日的《媒眼看专题》中提出了政府所推出的传统杂货店转型计划所带来的成效,探讨了华商抗拒此项计划的原因,同时也维护华商所提出的诉求,建议华商在面对全球化竞争中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此可以看出,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的《国民媒眼看》除了报道华人社团的消息,也为华人社团反映诉求,继续为华社争取利益。


《国民媒眼看》每期都邀请不同的评论员和新闻人作为节目嘉宾来分析国内和国外的焦点新闻话题,从政治到娱乐新闻无所不谈,让受众在嘉宾的闲谈与分析中,从不同的角度掌握热门新闻的脉搏。从嘉宾的嘴中说出民众的心声,也引导民众去思考看待有关事件的角度。


《国民媒眼看》注重政治新闻的报道,作为海外华人的大马华社,在推动华人参政议政方面是十分重视和积极的。一方面是因为政治是许多民众关注的课题,另外方面是为了唤起年轻人对本国政治的兴趣,激发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政治新闻的篇幅不止限于华社领袖、华社政党的新闻,还有报导国家整体的政治局势以及其他种族正当的消息。譬如说,《国民媒眼看》十分关注709净选盟大集会前后发展,除了播出集会当天的全纪录,报导主流媒体以外的真实画面和声音,对净选盟后续发展的报导也是不予余力。


通过对709净选盟大集会的专题报导,《国民媒眼看》培养了国内华人对国家的认同感,更加能够全面融入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从709事件中,国内华人深刻的感受到民主国家的必要性,而民主国家建立于种族间的相扶相持、互相包容。经过《国民媒眼看》的全方面报道,让国内华人放下种族隔阂与成见,也深刻了解其他种族对于国家发展的注重与关注。


《国民媒眼看》充分地发挥了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与功能,其中包括为华人提供新闻与娱乐信息、传播中国消息、传播民族文化、报道华人社团的新闻与诉求、推动华人参政议政及提升华人形象。受众在获取资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面子书专页向节目反映自身的意见与看法甚至进行投票,双方面有优良的沟通桥梁,是网络时代媒体的一种发展,也是未来的媒体所必备的。


拉曼大學
UJSJ1034 世界華文媒體
由阿布台長領航,
5名新手DJ帶您暢遊世界,
透視全球華文媒體的真面貌..